第243部分(第3/4 頁)
遊擊健將的才氣。他所率領的第三十團跟他一樣,也是在游擊戰中成長起來的,在紅四軍中
算是資格老而又最有戰鬥裡的一團,共有官兵一千一百多人,步槍八百餘枝,重機槍四挺,
這些實力遠非黃安獨立團所能比擬。全團官兵對於王團長十分敬重,資望較淺的團政治委員
也唯他馬首是瞻。
王樹聲眉飛色舞的描述當地游擊隊的最初發展,現在就我所能記憶的,略志於後:
一九二六年北伐軍佔領武漢不久,麻城也光復了。那時農民協會開始組織,他正在麻城
中學唸書,成為 CY 的團員,並參加農協工作。他旋因工作積極,升為農民自衛隊的大隊長。
17/166
… Page 354…
《我的回憶》第三冊
他們幹得非常起勁,“打到土豪劣紳”,“打到帝國主義和軍閥”,“減租減息”等口號更是叫遍
各地;也曾捉過土豪劣紳,戴高帽子游行。一九二七年四、五月間,又提出“分配土地”要
求,但沒有實行,就發生了國共分家的慘劇。
該年七月間,武漢政府宣佈分共,鄂東北黃安黃岡黃陂和麻城等縣農協,都遭受到反動
勢力的壓迫。這些農協幹部、中共黨團員,也有一些國民黨左派分子,紛紛向黃安麻城北部
的大別山“跑反”①。他們有些帶著農民隊伍,託著破爛的槍枝和梭鏢之類的武器,東一股,
西一隊,沒有統一指揮,也沒有一定的行動方針,時而抵抗,時而躲藏,情況相當混亂。
不久,中共中央指示各地,舉行秋收暴動,提出“平分土地”,“殺盡土豪劣紳”,“組織
工農蘇維埃”等口號。他們乃集合這些分散的農民隊伍,進攻黃安麻城等縣城。那時農民隊
伍還是烏合之眾,毫無作戰經驗,敵人槍聲一響,他們便四散奔逃,受到好幾次的重大損失。
而中共中央,不知當地的實際情形,常鼓勵他們去暴動,未免近於兒戲。
一九二七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八年,白色恐怖十分厲害。夏鬥寅的第十三師開到黃安麻
城一帶駐防。夏本人就是麻城人,這一師的官佐也多是本地人,地方情形既較熟悉,又與當
地地主民團勢力相結。他們捉到農協的人就殺,有全家被殺的,有房屋被焚燬的,並且分割槽
分鄉實行搜山清鄉。中共黨齡較老一點的黨團員和重要的農協幹部多被殺害,而無辜農民之
遭殃著就更多了。這種白色恐怖,自然也逼著一些人不能不跟著農民的隊伍上山。
面對這種白色恐怖,似無法與之抵抗。一般同志不是怕死,就是失望,紛紛逃亡。不少
的人埋藏槍枝,改名換姓,逃出這個恐怖區域;另一些人藏在山林深處,每晚更換幾個地址,
以免遭到殺害。王樹聲所參加的那一支農民隊伍,算是最堅強的,藏在深山之中,晝伏夜出,
又是集中行動,有時分散戰鬥,偶爾還能予敵人以打擊。但隊員損失和逃亡者甚多,他們由
百餘人,減到五十人,最後只剩十八人了。
王樹聲這支隊伍的十八個人,九個是黨團員,其餘九個便是大別山中的綠林好漢。那些
好漢們原在農民隊伍中只佔少數,大體還能循規蹈矩的跟著多數走。現在他們佔了半數,也
就原形畢露了。
在一個月明之夜,那九個土匪坐在王樹聲等九個共產黨員的對面,聲言要開談判。土匪
頭目說:“你們共產黨都是傻瓜,性命朝不保夕,還談甚麼‘土地’‘蘇維埃’,我們要的是‘吃
喝樂’,再也不能跟著你們共產黨傻瓜了。把你們九個人的槍枝子彈和錢財都交給我們,好好
分手,否則,我們就來分個高低!”原任這一隊的隊長看形勢不對,和顏悅色的對土匪說:“請
給我們一點時間,讓我們商談一下。”
他們九個人得到土匪的同意,進行密商。結果認為如果火拼的槍聲響起來,四周民團必
乘機圍捕,那是同歸於盡。即使民團不來,他們與那些槍法高明的土匪火拼,也是凶多吉少。
他們處於劣勢,不得不採取讓步政策。那個隊長只得向土匪說了一些好話,要求不要火拼,
應允將所有的錢財,全部交出,但槍枝子彈則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