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3/4 頁)
“艾蒙叛亂,眾士兵不明真相,當陣投奔我軍者免死,跟隨作亂兵將誅九族。”艾琳剛剛說完,尚未待艾蒙反應過來,剛剛被解救的將領出列,各自呼喚自己部下。
艾蒙部下頓時紛亂起來,雖然艾蒙統兵已久,但是艾琳在國內威望頗高,忠於艾琳計程車兵仍然不算少數。因此在將領的召喚下,約有三分之一計程車兵倒戈反擊,投入艾琳的陣營。
雙方兵力如此發生微妙的變化,兩軍兵力總和相若,實力也相差無幾。艾蒙部下士兵都是國力精銳計程車兵,而艾琳部下分為三類,一類是精銳的飛虎隊和王宮侍衛,比艾蒙部下戰鬥力明顯高出一截,一類是剛剛投奔過來的城中駐軍,一類是眾文武的親兵家將,戰鬥力不如艾蒙部下。
大戰開始了,艾琳在宣佈平叛以後,兩軍在王宮門前激烈廝殺,各自損傷無數,在艾蒙部下餘下不足三萬兵馬時,他果斷下令,大軍保護眾將家小出城。
此時艾琳部情況略略佔優,全部兵馬尚餘下近四萬。王城下屍首滿地,鮮血染紅了宮前的通道。艾蒙統兵退出城去,艾琳並未發兵追擊,而是在第一時間內佔據四門,分派士兵上城防守。
艾琳當夜發出公告,通知各郡艾蒙統兵造反的訊息,宣佈從逆者諸九族。各郡中有艾蒙親信為郡守或守備者,當即傳下罷官軍令。讓侍衛手持軍令趕赴忠於女皇的部隊,傳達命令,調集部隊或者回防王城,或者隨從侍衛赴各郡接手艾蒙親信的軍政權力。
艾蒙連夜統兵火速退往邊關,他在及時得到女皇欲要對付他的情報後,在統兵攻打王宮失利後,他一邊派出親信趕赴各郡親信之處,讓他們統兵守護城池,公開反叛;一邊讓親信火速趕往邊關軍營,通知親信想法囚禁或除去忠於艾琳的將領,然後統兵造反。
整個雅國亂成一團,全國二十二處郡城分裂為兩派,其中有十個郡城為艾蒙親信控制,隨從艾蒙公開反叛,這批地方諸侯都是跟隨艾蒙一同遊學中國的學員。
邊關也發生了戲劇性的事情,艾琳派出的使者在路上遭到伏擊,一行人全體遇害。艾琳第二道公佈艾蒙叛亂的軍令卻提前艾蒙親信一步到達邊關。忠於艾琳的邊關主將扎會齊尚未來得及採取措施,艾蒙親信趕到邊關,傳下艾蒙命令,忠於艾蒙的將領統兵叛亂。
艾蒙因為身份特殊,手握軍政大權,近年來提拔了無數赴中國留學回國的學員,因此在這個關鍵時刻,顯示出了他的龐大實力。艾蒙之所以能得到這些學員的擁護,其實得益於中國的教育理念。
中國學校教育的思想與金旋的思路暗合,金旋奉行大民族主義,實行對異族強硬的外交政策,這些觀念被貫徹在學校的許多教科書中。這些留學學員受這種思想影響,回國後大都主張對外國和異族實行強硬的政策,因此與艾蒙的思路一致。共同的理想和艾蒙特殊的地位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與其說此次政變是艾琳兄妹相爭,倒不如說是政見不同的鬥爭。
遠赴中國留學的學員是中國邊關的挑樑柱,他們人數眾多,而且手下統有重兵。邊關主將扎會齊雖然在軍中威信頗高,但是在平叛過程中卻連遭敗績,因為叛軍的兵力過於強大,而且這些叛軍將領因為留學中國,兵法謀略皆為軍中的上上之才。
如此雅國分裂為兩個派別,以艾蒙為首的留學派控制的兵力多達一百一十餘萬,優於忠於艾琳的兵馬。但是艾琳並非易與之輩,在這關鍵時刻,她的才智得以充分發揮。
艾琳先是命令扎會齊統領部下全速返回王城,然後讓扎會齊分兵攻打叛亂的各郡,從南往北漸漸收復郡城,收效顯著。在艾蒙欲要統兵攻打王城之時,合國二十二處郡城從南到北已經有十八座郡城被艾琳控制。艾蒙部下兵力雖多,但是探制的地盤只有四個郡城,全都在邊關附近。
艾琳控制住廣大區域以後,下達徵召士兵的命令,在控制的十八座郡城中徵召全部壯丁八十萬入伍,艾琳由此兵力大盛。而艾蒙也從四郡中徵召全部壯丁,只得到二十萬。
此時兩人兵力的對比由原來的一百一十萬對一百萬,改為如今的一百三十萬對一百八十萬,艾琳由弱變強,兵勢大增。但是艾蒙手下都是精銳士兵,將領皆文武全才,因此與扎會齊領導的大軍爭戰幾次,未落下風。
雅國的水師也分裂成兩派,艾蒙佔領東軍港後,與陸軍合力,攻打西軍港。忠於艾琳的西軍港主將奇耶,不敢在港中纏戰,統兵與東軍港水師在海上決戰。
兩路水師勢力相當,因此此戰異常慘烈,合國共五十萬水師在此戰中損折將近三十萬,最終艾琳命令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