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第4/4 頁)
齊濟善知道他不受皇帝待見,如果再不出政績,這輩子恐怕就完蛋了。眼看春耕的季節在流逝,大量的農田荒蕪,顆粒無收將成定局,他束手無策心急如焚,這時,貴人上門了。
來人胡一箭,與他是舊相識,還帶來了李郎子的一封書信。
齊濟善拿著信,眼裡所看到的分明是一場及時雨。
信裡的計劃齊濟善無條件同意,並積極配合,圍繞著這個計劃,他不遺餘力周旋於各方,全力創造條件。
為了防禦倭寇,朝廷允許他組建民防隊,儘管他花費了大量力氣,卻拉不起隊伍,人太少了!李懷唐的建議正好解決他的難題,胡一箭帶來了百騎,過些日子,從北方陸續又來五百騎,最後,南霽雲又帶來了數十名精銳,隨行的還有過千船伕,至於船伕在戰鬥中將起到什麼作用,齊濟善百思不得其解。
關於這個問題,李懷唐沒有給他任何交代。
第580章 倭寇登陸
獨孤求敗是最寂寞最無奈的,對手或許可恨,卻值得敬重,如果失去對手,下場很可能就會如同曾經一時強大無敵的大唐水師一樣慘淡。
盛唐時,構成對大唐威脅的只有陸地上的馬背上民族,而非來自海面,由此,戰爭資源絕大部分都被分配到抵抗強胡的邊軍身上。在這種明顯傾斜的政策下,水軍越來越瘦,苗條得羞於見人,始有渤海國水軍糾集倭寇犯邊之禍。
大唐水師自殘的結果是,將近海海域以及海島拱手相讓給外來者,各地興起的海盜樂得接過大唐的地盤,迅速繁榮昌盛。
渤海海域,海盜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這些海盜,主要以倭人和新羅人為主體。
現實符合窮山惡水出刁民的真理,倭國內亂不止,新羅貧窮,為匪盜的天然溫床,混不下去了就當海盜唄,反正這些化外之民腦海裡的孔孟之道意識極其薄弱,鄰居大唐又比他們富裕許多。
登州外海西北有一系列小島嶼,其中以大廟島最大,以往是漁民的避風歇腳之所,自從海盜興起,島嶼成了海盜的據點。
大廟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