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第4/4 頁)
事情是這樣的,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告安祿山不務正業,棄朝廷征討渤海國之命,反而假傳其命令興兵襲擊歸順的奚族,先勝後敗,戰後文過飾非,不服幽州節度阻撓調查。
數罪並立,按律當斬。
侍中裴耀卿力主將安祿山正法,支援他的人不少。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說得一點沒錯,安祿山的升遷勝似火箭,難免惹妒忌。
也有人為之鳴冤。
御史吉溫打頭陣。臭味相投,沆瀣一氣是吉溫與安祿山私下關係的最佳形容詞。兄有難,弟豈能袖手旁觀?
“陛下。安使君冤吶!假傳命令另有其人。這是臣接到安使君部將的血書,中有陳述。”
牛仙童接過吉溫遞來的血書,送到皇帝面前。
李隆基讓牛仙童當朝宣讀。
安祿山的部將聯名上書救主。他們眾口一詞,咬定罪魁禍首乃幽州長史白真陀羅,安祿山接到命令後出戰。戰後白真陀羅卻死於非命,而張守珪矢口否認曾下達命令給安祿山。
血書的實質是反告張守珪陷害忠良。
如果僅僅如此,安祿山依舊難逃一死。李懷唐覺得安胡兒還有殺手鐧。
所料果然沒錯。
輪到王珙出場。
他的稟告掀起了軒然大波。
據他所言,兵部剛接到盧龍鎮訊息,此前有部份來自關中的將士為廢太子死於非命一事欲鬧兵變,安祿山隨機應變,果斷率軍出征奚族轉化矛盾,從而化解險情。
為太子而鬧兵變,事態何其嚴重,一旦事成並被有心人利用,很可能成星火燎原之勢,即使強硬鎮壓下去,難免軍心浮動。安祿山巧借征戰將難題解決於無形之中,非但無過應還有功。
吉溫打鐵趁熱,大肆渲染安祿山的忠君之舉。例如,任職營州之時,附近鬧蝗災,安祿山如何焚香祈天發毒誓,表示如其事君不忠,請蟲噬其心,若不負神祇,願使蟲散,然後天空忽然飛來一大群紅頭黑鳥,霎時把蟲吃得精光。營州軍民以為神蹟美談,永流傳云云。
接著,眾人皆意外。李隆基當殿宣安祿山上朝詢問。
皇帝日理萬機,幾乎從來沒有哪個處於犯案中的大臣能獲此殊榮,給機會上朝,即意味著聖恩眷顧。
至此,眾人心似明鏡。看來,安胡兒家裡拜的是塞翁大神,非但避過一劫,肯定還要高升。
事實上,關於如何處置安祿山,李隆基在昨夜已有斷論。安祿山自認為貴妃的乾兒子不是白認的,關鍵時刻,他借到了枕邊風。
接下來,案情發展符合預期。安祿山一番痛哭表忠心後,獲得皇帝認可,毫無意外又升一級,兼任幽州節度副使。張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