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當然,此時的我做夢也沒有料到,這一無意識的建議,竟會為後來命懸一線的我們留了一條生路。
司機駕駛著採訪車將我和鄧世祥送至華南影都附近,車窗外到處張貼著剛剛榮獲奧斯卡大獎的美國大片《泰坦尼克號》的巨幅廣告,令人眼花繚亂。
臨下車時,我和鄧世祥伸出手與魏東、軒慧緊緊地握在一起,車廂方寸之間盈溢著同事信任與鼓勵的目光。大家最後重重一擊掌,互道珍重。
鄧世祥是河南新縣人,膚色白皙,衣著很新潮,平時總是全身名牌。他雖然比我年長一兩歲,但除身體微胖外;個頭與我相差無幾。而從外表看,我還要顯得比他大一點。他以前就是都市報的記者,後來因故被辭退,此次是他第二次進入都市報。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此次暗訪,我們成為了生死兄弟,但很快又成為生死冤家。有關詳情,請見後面章節。
我們經過商量,決定以表兄弟相互招呼,以便於相互掩護。由於鄧世祥戴著一副高度的近視眼鏡,顯得文質彬彬,正好可以冒充一名大學生,而我則假稱為他的表哥,是一公司的工作人員。有了明確又不惹人注意的背景,我叮囑鄧世祥切忌不要相互喊對方的名字,更不要涉及與記者職業有關的話題,統一口徑。
當我們來到廣園西路的十字路口時,正好碰到幾個身著大紅色旗袍,肩披金色緞帶的漂亮小姐正在笑容可掬地向來來往往的路人散發廣告單。見到我們,一位小姐緊迎上前來,將兩份廣告單塞到我們手中。這是一份名為“華南沐足保健中心”的廣告紙,上面用大紅方框印了蠱惑性文字。神差鬼使地,這兩張廣告紙我們都沒有像以往一樣扔掉,居然一路伴隨我們深入虎穴狼窩,在關鍵時刻成為了我們的一根救命草。
13時24分許,我們來到華南影都門口,採訪車正在身後不遠處慢慢尾隨。在我們那輛子彈頭型採訪車裡,魏東正用長鏡頭抵著茶色玻璃窗,一路跟在我們背後隨時準備偷拍有關鏡頭。從車裡面可以清晰地將外界景物盡收眼底,而想要透過茶色玻璃望見裡面有人正在拍照是不可能的。隨後,魏東偷拍了一大疊歹徒在街頭拉客的照片,其中就有後來落網的“黑老大”與同夥在馬路邊的鏡頭。
第五章 槍口下的政法記者生涯第40節 廣州王聖堂歷險記(2)
剛走入這一片“紅燈區”,我們馬上就發現附近到處都是拉客女們晃來晃去的身影。隨著一陣嬉笑,我和鄧世祥立即成了一群畫著濃眉、嘴唇血紅的女人獵獲的目標。
我們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直在人群裡晃。不多久,一個塗脂抹粉、梳著兩根油光水滑的長辮子女人走上前來與我們搭訕。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我們最終以30元帶路費與之成交。
見“生意”初步做成,雙辮女馬上面露笑顏,一邊滿口答應,一邊甩開大步向前帶路。一路上,身邊此起彼伏響著“要不要漂亮小姐,幾十元就可以開心個夠”的拉客聲不時在耳畔響起,似乎是在牲畜交易市場販賣騾馬。我強忍內心的厭惡,一邊與她周旋說話,一邊趁機觀察周圍的情況。
我們從華南影都出發,路經省婦幼醫院,很快來到那一塊高高聳立在街道邊,頗有氣勢的王聖堂牌坊前。王聖堂是一個村莊的名字,離此不到兩裡遠,就是在清代抗英戰爭中聞名遐邇,早已載入中國近代史冊的三元里村。但誰也不願相信,在這塊被先人熱血染紅過的地方,如今卻成為了藏汙納垢的之所。
我裝著不經意的樣子向四周掃了一眼,發現身後總有幾個神情詭異,鬼鬼祟祟的男人,不用說,這肯定是王正信中所說的“打手”和“保安”了。我們早就進入他們的視線,自然也就會成為他們盯梢的目標。
進入王聖堂牌坊前,我一邊趁機穩住雙辮女,一邊讓鄧世祥及時向報社告知了我們目前的進展和位置。
進入王聖堂後,我們穿過一個人來人往、嘈雜聲不絕於耳的集市場,向右轉了一個彎兒,拐進一條窄窄的小巷後,又鑽入一個交叉口。雙辮女領著我們拐進了另一條小巷,接著又七拐八拐,在一條極窄極窄的小巷深處,她忽然在一個陳舊的防盜門前站定後說:“這不就到了,怎麼樣?不算遠吧?”她一邊笑嘻嘻地說著,一邊從手提包裡掏出了一大串鑰匙,稀里嘩啦聽來格外刺耳。我們留意到,這鏽跡斑斑的防盜門頂端一塊早被風雨腐蝕了顏色,上書“王聖堂某巷27號”字樣的門牌。
就在她拉開左側鐵門,示意我們入內時,突然,在我們的身後另一出租屋地下室虛掩的防盜鐵柵欄也“嘩啦”一聲被人粗暴拉開,一位身著黑衫、陰沉著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