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天的深入調查,我終於弄清了這宗曠世奇聞的來龍去脈。
時年72歲的曾傳耀老人,是一位老共產黨員,曾任陽西某供銷社主任,現已退休。他與妻子許秀英育有兩子,長子曾國慶,現在陽江某國營單位工作;次子曾國強從小體弱多病,隨父母生活,高中畢業後一直沒有工作。
1987年10月,由曾傳耀夫婦出資,以大兒子曾國慶的名義,以每平方米90元的價錢從陽江市購買到赤崗2街3巷1~2號宅基地100平方米,前後共花了9000元人民幣。該宅基地東邊由長子曾國慶出資興建了50平方米的樓房,門牌定為1號;西邊則由曾傳耀出資建了50平方米,門牌定為2號。在建房前的1986年,曾的次子曾國強與女青年孫秀珠戀愛。由於孫出生於農村,文化程度不高,平時又好逸惡勞,名聲不大好,加上兒子沒有工作且又體弱多病,他們的結合太不現實,因此兒子的婚事遭到了老兩口的反對;他們的態度也使得孫後來懷恨在心。見父母親不同意自己的婚事,曾國強就與孫在鄉下同居生活,第二年,孫生下了一個男孩兒。事已至此,曾傳耀夫婦只好同意孫秀珠及孫子進入家門。1992年秋,曾國強攜帶妻兒回到陽江市區,與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
就是在這個時候,曾傳耀夫婦見新建的2號樓只有一間屋,無法安置兒子、媳婦及幼小的孫子同住,只好賣掉老房子及所有宅地,決定在現有的宅基地上改建新屋。他們將賣房子所得的資金,加上東借西湊的幾萬元錢,吃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於1992年拆除了原有的小屋,並在原基礎上將2號樓擴建至三層半。當時,2號樓未申領房屋所有權證,只領有以兩個兒子的名字置辦的50平方米的國土使用證兩份,但是1號樓和2號樓均早於1983年10月27日在地方主管部門報建,報建面積為300平方米,至今有存檔。2號樓新房擴建後,曾傳耀和老伴住頂層,其餘的均讓給二兒子一家居住。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992年5月,就在2號樓施工的時間內,曾國強不幸突患腦溢血,經搶救無效死亡。新房子尚未建成,兒子竟然撒手人世,兩位白髮老人滿懷悲痛,送別了兒子。老兩口為了照顧二兒媳及幼小的孫子的生活,忍受著喪子之痛,想方設法將原在陽西鄉下的孫秀珠及孫子曾偉裕的戶口遷入陽江江城區赤崗街2巷2號,與他們共同生活。後來,在曾傳耀的努力下,孫秀珠被安排到陽江日雜公司上班,收入也不錯。兒子雖然過世,但現在他們畢竟建起了新樓房,擁有了愛孫,兒媳婦也有了一個好工作,一家人生活得較為和睦。
但此時寡居的孫秀珠卻不是省油的燈。1995年春,她嫌單位收入不高,辭職進了陽江一家大酒店當了服務員,在此期間認識了在市區做生意的陽西人黃某。儘管她明知黃某是有婦之夫,但還是與他打成一片。從此以後,孫不但經常找藉口夜不歸家,還開始故意找茬與公婆鬧矛盾,並多次提出要分家單過。兩位老年喪子的老人此時不願再失去兒媳,更不願與尚在幼年的孫子分離,因此堅決不答應分家。曾傳耀還多次語重心長地勸告她:“國強不在了,你現在是獨身,我們也同意你再找一個人,但一定要找一個老實勤快、對你和孩子都好、有責任感的男人,你怎能與那個有婦之夫在一起呢?”氣急敗壞的孫不但聽不進公婆的好言相勸,反而更加就變本加厲的藉故辱罵他們,把一個原來安寧的家搞得雞犬不寧。從此,兩位老人的生活一直沒有安寧過,他們常常只能擁抱著幼小的孫子偷偷抹淚。
兩位善良的老人做夢也沒有料到的是,更大的打擊會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他們頭上
1996年7月,孫秀珠藉故與公婆大吵一場後,不聽親戚朋友的勸告,狠心地扔下年幼的兒子,大搖大擺地搬到外面與情夫黃某公然姘居在一塊了。為了佔有公婆的新房子,她還多次向公婆索要鑰匙,遭到拒絕。
老年喪子本來已是痛上加痛,曾傳耀做夢也沒想到,眼下這個無良兒媳的所作所為更會給他們老夫妻雪上加霜。幾天後,正在單位上班的曾傳耀忽然接到大兒子曾國慶的電話:“孫秀珠帶著她的孃家人,趁家裡無人,砸爛了新房的門鎖,正在搬東西”曾大驚失色。待他急急忙忙地趕回家中時,果然老遠就發現大門和3樓的門鎖均已被砸爛,孫秀珠他們早不見了人影,但她搬走了一些值錢的物品,還將一些傢什扔到門外。
此事發生後不久,1996年7月29日凌晨零時許,正在睡夢中的曾傳耀夫婦突然被門外一片叫罵聲和打門聲驚醒。他和老伴慌亂中爬起來一看:只見孫秀珠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