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第七十八章
?78.羿喻錢大晰清字曉徵、辛楣號竹汀《潛研堂文集》
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shuo)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赧(nan)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羿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zi)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duo)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弈之優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見之,雖護前者不能諱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chi),無有已時,曾觀羿者之不若已。
第一卷 第七十九章
?79.為學彭端淑清《白鶴堂集》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字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第一卷 第八十章
?80.狼蒲松齡清字留仙《聊齋志異》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只)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一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頃,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第一卷 第八十一章
?81.兩小兒辯日《列子?湯問》
列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終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終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終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第一卷 第八十二章
?82。春江花月夜《全唐詩》張若虛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講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親情滿江樹。
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
?83.觀滄海
此詩是一首樂府四言詩,為《步出夏門行》組詩之一。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為消滅北方軍閥袁紹集團的殘餘勢力,安定北方,率軍北征,大獲全勝。在凱旋迴師的途中,經過河北,登臨碣石山以觀滄海,寫下了這首氣勢壯闊的詩。
曹操所登臨觀海的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縣。
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