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天真,而同性戀者在常人眼裡都是小孩的胡鬧,這裡有相似之處。
格雷說,早在4 千年前,埃及、希臘人、印度以及後來的北歐諾曼人,都有同性戀的記載。拉美三大文明之一的瑪雅文化,男孩在結婚之前,父母會安排一個男性夥伴。瑪雅人認為成人之前的同性戀行為是天性使然。在公元前6 世紀到前4 世紀,古希臘成年男子常和已度過青春期但尚未成熟的少年發生熱戀。歐洲歷史上的傳奇英雄、首位建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帝國的馬其頓大帝亞歷山大,不但在疆場上驍勇善戰,而且喜好同性戀。
京典則說,美國在法律上強調任何人不能因為性取向不同而歧視同性戀,否則就會吃官司,因而公開的同性戀者越來越多。他解釋了為什麼有些藝術家是同性戀者。
“不錯,偉大藝術家必須有孩童般的心靈和純樸的人格,才能在世俗世界裡立於不敗之地。藝術家有騷動不安的靈魂,思想基礎是求新務奇的浪漫主義,這是藝術家的天性。藝術家既要有極敏銳的感覺又要有反叛的膽量。他們的性別意識往往也超常或者說反常,他們不在乎世人怎樣看待他們,喜歡標新立異。其次,藝術家往往更容易自戀,包括對自己的性角色。這些都很可能是有些藝術家成為同性戀者的原因,例如米開朗琪羅,柴可夫斯基和達·芬奇。對於有文化修養、興趣高雅的藝術家,這種愛除了純生理意義,還有審美意義的情趣。”米山調侃:“聽你這一說,藝術家都有可能成同性戀者了。我喜歡標新立異,可我不自戀。”
京典嚴肅地對米山說,“同性戀這東西,很難解釋得清楚,尤其你是在中國大陸長大的。連我的父母在美國生活了大半輩子,都沒法完全理解我,雖然他們接受這一事實,仍愛我,我們家庭關係很好。”他父親是獨生子,希望他結婚育子。他那瑞典籍的母親是在保守的傳統家庭長大的,特別喜歡孩子。如果當年不是他父親因生活壓力太大而不願多要孩子的話,她至少想生四個孩子。她會唱會彈鋼琴會跳舞,童心燦爛,滿頭白髮,風度翩翩。她從小對京典的教育是要他做一個大無畏的男人,敢於承擔責任,be yourself (成為自己)。因此儘管她內心多麼不希望京典是同性戀,渴望有孫子孫女,還是相當支援他。當京典去參加同性戀大遊行時,她還去街上觀看為京典叫好。
京典有個姐姐,還是單身。因此京典父母想要抱外孫,還得耐心等待。京典打算將來要孩子,領養或用他自己的精子產生試管嬰兒。他說,將來男人的肚子也可培育試管嬰兒,他就自己大肚子生孩子。“我和母親一樣也非常喜歡孩子。但如果要,我至少要兩個男孩或兩個女孩。因為同性之間能玩到一塊,畢竟容易理解對方。我和我姐姐只差兩歲,可從小我們就興趣不一樣,玩不到一塊。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彼此對對方的一些言行就是不理解。再大些,她和她的女孩們玩得來,很多內心的話不願和我說。現在她倒很喜歡我,很理解我是個同性戀者。她的觀點是,異性可能相吸,但也可能更排斥。很多方面,異性相斥而同性相吸,比方女人在一起喜歡議論穿著化妝品逛商店,很多男人對此很討厭。很多男人在一起喜歡談體育新聞時政,大多女人很可能沒興趣。”
京典說他之所以成了同性戀,除了性和自己也說不清的原因之外,他和女人沒法在精神上真正情趣相投,不能達到同等廣度和高度。有思想的男人非常強大,當他們彼此相愛,擁有的是思想的合力。
米山揚起濃眉,迷惑不解地問他:“會不會是你沒有碰到精神層次很高的女孩呢?”
京典那生得很俊的嘴唇漾溢著笑意,好像知道米山一定會問這個問題。“我姐姐就是一個精神層次很高的女子。女人太情緒化,當你真正進入她的內心時,你會發現女人和男人是不同的兩種動物。不是我歧視女人,女人的思想深度和才氣方面沒法和男人相比。很多女子自己就認為女人不如男人,我姐姐就持這種觀點。你知道,學畫畫的孩子裡,女的遠遠多過男的。可到了美院,男生絕對超過女生。有幾個女畫家真正成為大師?就連服裝、舞蹈、語言和烹飪這些女人擅長的領域,大師們幾乎都是男人。更別提哲學和數學這些抽象領域,能載入史冊的,一個女人都沒有。如果用歷史上男女不平等來解釋這個現象,根本不能說明問題。高高在上的女貴族以及上層社會,沒有出現過女哲學家和女數學家;當代女權主義者和婦女解放運動以及過去幾十年,也沒有出現載入史冊的女哲學家和女數學家。男人本身之間也歷來不平等,然而許多來自社會底層的男人卻成為大師而載入了史冊。”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