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1/4 頁)
宣和年間更因為宋徽宗好鬥茶,更被無數人追捧。
史記載,宋徽宗本人便是點茶高手,在當時少有人能及。
++++++++++++++++++++++++++++++++++++++++++++++++++++++++++++
玉尹突然醒悟,這茶社為何收費如此昂貴。
恐怕便是眼前這位女博士所致。
在這裡,不是為了喝茶,而是為了欣賞這位茶博士的才藝,更是品味一種清尚風雅。怪不得敢如此收費,能夠在這裡飲茶的人,恐怕都不會為那斗升米而折腰。
點茶之初,有‘三嗅’之說。
這也是點茶的第一道程式,所謂三嗅,便是在烹點之前,進行嗅香、嘗味和鑑色。
那建溪貢茶,既然能被冠之以‘貢茶’之名,組建品級不俗。
玉尹嚥了口唾沫,朝李逸風看去。
卻見李逸風恍若未覺,與高堯卿低聲細語。
高堯卿先是緊蹙眉頭,旋即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他招手,示意不遠處一名青衣扈從過來,在那扈從耳邊低聲說了幾句之後,扈從拿了他一塊腰牌,便匆匆離去。想來,是李逸風把凌振的事情告訴了高堯卿
這廝果然爽快,居然不和自己說一聲,便派人出去。
果然,高堯卿那邊才坐好,李逸風便朝玉尹點了點頭。
玉尹呢,則朝著高堯卿拱了拱手,沒有言語。這個時候,正應了一句話:此時無聲勝有聲。
不過玉尹還是有些奇怪,怎地這朱絢,要請自己吃茶呢?
朱絢不吭聲,看去四平八穩。
玉尹索性也不說話,只靜坐養身。
那個叫果果的女博士取來茶葉,用玉盤盛好,遞到了朱絢面前。而朱絢卻看也不看,朝玉尹一指,而後又做出肅手相請的姿勢:這三嗅品茶,還是小乙來發言。
這,是一次考校!
玉尹旋即明白了此次吃茶的意思。
朱絢恐怕不是要聆聽他開設報紙的創意,而是想知道,玉尹有沒有這個資格來做這件事。
開設報紙,在李逸風等人的心裡,應該是一件很風雅又極其嚴肅的事情。
玉尹雖有才名,但終究是一個屠夫出身。
將來他要面對的,很有可能是大宋的文官士大夫體系,我要知道,你有沒有這份能力,與我一同操辦此事。想必這才是朱絢的真正意圖,卻讓玉尹感到好生可笑。
大宋開始昌明,平等公正。
可這階層自古便有之,怎可能真正的平等?
果果笑了笑,把玉盤奉到玉尹面前。
哪知玉尹卻搖了搖頭,輕聲道:“三嗅當在一日之晨,文定公曾言:晨興已覺三嗅多。呵呵,而今已過了晌午,便是再好的茶在我面前,怕也品不得真滋味了。”
文定公,便是蘇澈。
“玉公子倒是好見識。”
果果一開口,帶著一種江南女子特有的溫婉。
雖然她說的是開封話,卻還帶著些吳越口音,頗為悅耳。
她撤下了玉盤,輕輕擊掌,便有人奉來一桶水。
“此水是晨間採來山中初乳,幾位可要品鑑?”
鬥茶用水,非常講究。
在後世,雖然也有人喝茶對水有講究,卻大都是一些富貴人家之選。i似玉尹這種人,也沒有那種能力。所以他雖然好茶,卻多是品,以感受那茶中的真滋味。
真個去吃那種動輒幾萬十幾萬的茶葉,玉尹前世也只能是在夢中。
所以,他對水瞭解不多,便搖頭示意無需品鑑。反正果果已經說了,這茶水是山泉初乳,想來不會錯。否則的話,這輿子茶社又怎可能收費如此昂貴仍能生存?
一分錢,一分貨!
看罷了水,按照鬥茶的規矩,便要看茶品。
不過朱絢已經說了是建溪貢茶,所以茶品這一道程式就無需再進行。
接下來,是鬥盞,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茶具。
宋徽宗的《大觀茶論》中,有專門描述茶盞的篇章,所以鬥茶時,對茶盞的選擇也非常看重。一般來說,往往會擺幾副或者更多的茶具,供鬥茶者進行選擇。
同樣,今日主要是品茶,所以這茶盞早已準備妥當,無需浪費心神。
果果使用的茶盞,是建州窯所出的建盞,也是宋代最好的鬥茶用盞,據說價格不菲。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