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關係非常重要。
西醫所起到的作用就只應付急診,壓制過激反應,留給人體進行除錯的時間。
所以醫學院的病人多半都會留院觀察,並根據實際病症進行施藥。西醫一般是壓制病變後,就讓人體自己恢復,而中醫就是全方位地加快和調適這個恢復過程。
張春認為,如果人類只是受傷,那不叫病。只有人體臟器無法保持平衡,發生了錯亂,那才叫真正的疾病。西醫只治療傷,而不能治病。單純做殺菌祛毒更加錯誤,因為這些毒素在人體內多少都有,人體環境下的微生物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人體自己就有一整套免疫系統和殺菌能力,醫生要做的是提升這種能力,維護平衡,而不只是防毒。因為這種平衡是動態的,會自動根據環境需要提升或者下降。
醫學院的研究就圍繞著這兩方面來進行。急診和調適並行。中醫為主,西醫為輔。
這個非常明確。也讓對西醫有些盲目相信的蔡元培暗暗吃驚。不知道張春要弄出一個什麼怪物出來,因為這裡極端強調調查研究和實證的情況下,醫學院正在用大量的試驗來證明中醫藥學的治病機理。
唯一難以讓人接受的是,他們直接用病人做實驗,每個病人都是他們的一次試驗品,每一次診療都是一次試驗。
“這個有損人權。”蔡元培忍不住批評。
“什麼叫人權?讓病人自生自滅就是給了病人人權?這是謬論,醫生的職責就是做主治療病人。一切都是病人說了算,要醫生幹什麼?”張秀直接反駁。
蔡元培皺著眉頭,不說話。他倒沒有生氣,因為這種直接反駁的風氣,在學院不算什麼,這裡不信什麼權威。這是蔡元培喜歡的氣氛。
醫學院的理論就意味著要進行復雜的藥物配伍才能完成治療任務,在這個配伍過程中還需要減少不應該出現的毒素,控制某些毒素的計量,以免人體防禦系統崩潰。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也需要有非常多的天然藥物作為基礎。
所以醫學院和林學所和環境所聯絡緊密,環境所和醫學院進行生物體內環境的研究,這就是觸及到了畜牧所,出現了獸醫專業。生物體內環境研究有反過來支撐對於人體藥物治療的理論,所以也不能說醫學院完全拿人體做實驗,他們還用動物做實驗。
在學生們看來,人和動物體沒有太大的區別。動物也不是沒有靈智,只是比較低而已。
單從醫學和環境學角度來說,人和動物們是平等的。
醫學院不會解釋這些,但是環境組把這當成了自己的理論基礎。他們私圖保護所有動植物種類。
隨著瞭解的增加,蔡元培總算明白了為什麼這些學生對西方的自由民主的不屑和嘲諷。因為他們在實際的調查中,得到的是平衡和秩序,以及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結果。又怎麼會相信那種“泛民主自由論”。
蔡元培並沒有被完全說服,但是他決定繼續留下弄清楚。
軍事分院的情況讓他更加堅定了這一點。
張春沒有吹噓。只是這裡的軍事理論和武器系統研發的脈絡與西方完全不同。守備隊就沒有與敵人堂堂正正決戰的想法。都是偷襲,狙殺,極端要求各種火力的配合。遠近配合,高低火力搭配。所以非常強調武器的便攜性和威力。軍工所的所有的研究都在小型化上面,而彈藥所研究的都是特種彈藥。他們從鞭炮發展到了便攜火箭彈、遠端火箭彈,並試圖研製火箭推力的飛機。
因為這種戰鬥要求配合,現在正在研究通訊,和行動式無線電通訊。他們想把每個士兵的身上都裝上通訊系統,以配合戰鬥。這和所有已知的西方軍事理論都不同,是從傳統的孫子兵法等衍生出來的。也是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弓箭和弩,講究遠端火力。
他們的全自動短程火力支援步槍已經可以進行實戰試驗了,這種槍不追求進度,就是為了火力而設計的,能夠快速射擊小口徑彈藥。狙擊槍,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形成了一套遠中近火力體系。輔助以火箭彈和組合火箭炮進行叢集火力打擊,守備隊的軍事裝備自成一系,完全放棄了重機槍和火炮。因為他們認為這兩樣東西都太笨重了,極容易受到狙擊手和火箭彈的鎖定,只要鎖定了,就沒有逃生的機會。彈藥所的高爆,穿甲,燃#燒彈威力巨大,彈藥的射程也非常遠。
民用的化工、機械製造、精工所為軍工所提供了人才和技術儲配支援。
蔡元培帶回來的關於無線電和飛機制造書籍,在他們手裡會變成什麼模樣,還真的難說。
仙女鐵礦、仙女煤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