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1/4 頁)
消耗的日偽軍也就越多,反過來,也對正面戰場起到推動作用。” 作為正規軍的指揮官,餘漢謀一貫輕視游擊戰,所以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花太多的時間,就直截了當地說道:“孫長官,既然日軍兵力不足,咱們就按照預定的方案,繼續整訓軍隊好了,這也和南嶽會議的精神相符合。” 孫百里掃視了一眼在座的指揮官們,說道:“整訓軍隊是不能放鬆的,但是,我認為統帥部對於當前敵我形勢的判斷有些問題,有限度的進攻恐怕達不到牽制日軍的目的,反而會給敵人擴充軍隊,集結兵力的時間!” 餘漢謀立刻問道:“何以見得呢?” 孫百里解釋道:“日本已經是個現代化的工業國,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和預備役制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再擴編十幾個師團來,怎麼可能兵力不足?在淞滬會戰的時候,大本營認為日本兵力不足,結果被第10軍抄了後路;武漢會戰時,仍然認為敵人兵力不足,不可能從廣州登陸,不斷調兵北上,最後又被日軍打個措手不及;現在還是執迷不悟,認為日軍沒有能力發動新的攻勢,咱們要是也這麼想,肯定死得很難看!” 第154師師長梁世驥不解地問道:“我國人口是日本的數倍,兵源還有問題,他們怎麼可能輕易擴充這麼多軍隊呢?” 這個問題,十九路軍的指揮官們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但是第12集團的師長們卻是一無所知,所以都望著孫百里,等著他說出答案。 孫百里說道:“我國國民的身體素質較差,平均壽命只有三十五歲,而日本人卻是五十歲,也就是說,日本男子在三十五歲的時候還可以到軍隊裡服役,僅此一項就消除掉我們人口上面的優勢,使雙方在兵源上面處於同一起跑線。另外,日本實行的是全民皆兵的預備役制度,適齡男子基本上都接受過軍事訓練,編入軍隊之後很快就具有戰鬥力,反觀我國,很多兵都是直接拉來的壯丁,連槍都不會放,怎麼打仗?抗戰爆發之前,日本的常備軍有17個師團,總兵力在五十萬左右,從1931年到現在退役計程車兵都差不多有兩百萬左右,只要把這些士兵重新徵召起來的話,可以輕易地再擴充出幾十個師團,而以日本強大的工業實力,提供100個師的裝備也不是難事。咱們怎麼可以認為日本人無力繼續進攻呢?” 聽了孫百里的這番話,粵軍將領普遍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對日本的認識立刻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第153師師長歐鴻追問道:“既然日本人具有這樣的實力,為什麼不傾盡全力一戰,徹底擊潰我軍呢?” 於是孫百里又把自己數天前對衛子虛說的一番話重複了一遍,最後補充道:“日本政府的戰略佈局是全球性的,在他們的計劃當中,征服中國只是第一步,接著還要向南進軍,奪取盛產石油的南洋,再以南洋和中國大陸的物資為後盾,挑戰英美等老牌帝國,從而取得亞洲的霸主地位,進而邁出爭霸全球的步伐。” 歐鴻欽佩地說道:“想不到你們十九路軍不但打仗有一套,蒐集起情報來也毫不含糊!這麼機密的情報不知道是怎麼搞到的?” 孫百里解嘲地笑了笑,說道:“這並不是什麼機密情報,而是日本明治天皇早在數十年前就制定下的既定國策,日本雖然政府更迭,但是卻基本上沿著這條路走的,即使有些分歧也不過是‘南進’和‘北上’的不同罷了!” 廖啟榮看到在場的第12集團軍指揮官被孫百里所羅列出來的事實驚呆了,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覺,急忙說道:“日本一直輕視中國,所謂驕兵必敗,咱們只要善加利用,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取勝的!” 孫百里讚許地向廖啟榮點了點頭,說道:“所以我們要在戰局處於僵持階段的時候搶先下手,把廣東日軍驅逐出去,恢復粵漢鐵路,使後方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加快整編軍隊的步伐,同時,也打亂了日軍的部署,迫使其不斷投入新編練的師團,從而無法凝聚起足夠的力量來給我軍致命一擊!” 餘漢謀急忙說道:“孫長官,我明白你的意思是要準備反攻廣州,但是能不能說得具體一點?”眼睛裡露出熱切的光芒——作為丟失廣州的直接責任人,他更加迫切地想收復廣州,洗雪日軍加在自己身上的恥辱! 孫百里說道:“我的計劃是集中第北區和西區的全部兵力,在地方部隊的配合下,從三面向廣州推進,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每前進一段距離就選擇有利地形構築堅固工事,逐步壓縮日軍的生存空間,迫使其主動離開堅固的堡壘。與此同時,咱們的裝甲部隊悄悄迂迴到南海和佛山之間地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突襲。我軍在廣州以南地區配備的軍隊是最少的,日軍應該會把主力放在增城、花都和虎門要塞一線,南面也相對較弱,有機會一舉突破其防線。” 餘漢謀不放心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