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1/4 頁)
這一重要人物。派影佐、犬養等人把汪精衛從河內接出來,從海防港乘船去上海。這個國民政府的第二號人物將在日軍牢固控制下的京滬杭三角地帶,在日本侵略軍刺刀的保護下,去建立他所謂的新中國。 儘管大部分國人十分不恥汪精衛的所作所為,但是由於他早年就追隨在孫中山先生的左右,又長期在國民政府和國民黨內身居要職,在政府和軍界都有相當的影響力,故而在他抵達上海之後,大批滯留在敵佔區內進行遊擊戰的國軍部隊紛紛在他的勸說下投敵,而那些原本飽受歧視的雜牌軍隊則佔了多數,從而使敵後形勢嚴峻起來。 5月3日,第32集團軍所部第29軍軍長陳安寶中將,接到反攻南昌的命令,立即指揮預5師、第26師和第79師,火速向南昌開進,部隊在荏港地區強渡撫河,投入戰鬥。 5月5日深夜,陳軍長率領軍警衛部隊和第26師兩個直屬營向南昌疾進,在高坊附近遭日軍包圍,激戰半夜,數次突圍都宣告失敗,天亮以後,日軍增調大批,集中炮火猛烈轟擊,並出動六架飛機大肆轟炸掃射,陳軍長所部官兵傷亡慘重。 戰鬥進行到5月6日下午五時十分的時候,陳軍長在指揮部隊作戰時,突遭敵機俯衝掃射,身中數彈,壯烈殉國! 陳安寶將軍自蘆溝橋事變以來,從華北戰場到上海會戰,轉戰於大江南北。繼後,率部在江浙水鄉展開轟轟烈烈的敵後游擊戰,指揮所部抗日健兒出沒於河湖港汊,予敵以致命打擊。他身經百戰,屢建奇功,因功勳卓著,於1938年7月,由師長擢升為第29軍這支在國內外享有殊榮的抗日英雄部隊的中將軍長。 正在策劃組織反攻南昌的薛嶽將軍,驚聞陳安寶軍長以身殉國的噩耗,悲痛欲絕,淚如雨下!此時,在他指揮下的反攻南昌的戰鬥已進行了半個多月。薛嶽將軍面對戰場上面的屍山血海,深知已經無法爭奪戰場主動權,進而收復南昌。經過長時間痛苦的思考之後,他毅然決定主動承擔南昌失守責任,期望統帥部下令停止反攻,以減少無謂之犧牲。 於是薛嶽將軍主動致電向蔣介石:安寶南潯苦戰,迭挫兇鋒。今安寶壯烈殉國,傷悼已深,敬請重恤。 嶽指揮無方,南昌未克,而喪我忠良,敬請重罰,以慰英烈! 蔣介石接收到薛嶽電報的之後良久不語,最後向薛嶽和第三戰區顧祝同上將回電:國軍對南昌之攻擊兼旬,師久無功,屯兵堅城之下,敵已有備,難以奏效。令第三、第九兩戰區停止對南昌之攻擊。 5月9日。中國軍隊完全停止攻城,南昌會戰結束。此次會戰,日軍傷亡共計:二萬四千餘人;中國軍隊傷亡總計:五萬一千三百七十八人。 南昌會戰剛剛結束,日本和蘇聯又在中國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出反擊對方侵略的鬧劇! 1939年5月12日,約七百名外蒙軍在諾門坎以西渡過哈拉哈河,進入偽“滿洲帝國”境內,與滿軍發生衝突,駐守該地區的日本關東軍第23師團立即前往支援,蘇軍也趕來為蒙軍助戰。 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在得到大本營陸軍部閒院宮參謀總長的認可下,決定膺懲並粉碎蘇蒙軍的侵略行為。為第23師團增調了兩個坦克聯隊和第7師團一部兵力,並以步兵十三個大隊,反坦克炮一百一十二門,坦克七十多輛,汽車四百輛和一個飛行團協同,準備反擊蘇蒙軍。 對此,日本中央陸軍省部展開激烈爭論,一方主張嚴懲蘇軍,一方認為應少惹事生非,雙方爭論不下。最後,板垣陸相出來說:“只是為了一個師團的小事,用得著如此面紅耳赤,爭吵不休?乾脆交由關東軍自行處理。” 板垣陸相表面上持中庸調和態度,實際上是縱容關東軍對蘇開戰。 關東軍司令官得到陸軍省部的同意,又得到大本營陸軍部參謀總長的認可,實際上就是天皇的默許,便立即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奔騰起來。6月27日,突然出動大批機群,對塔木斯克進行閃電襲擊,擊落擊毀蘇軍飛機一百二十四架。日軍飛機僅有四架失蹤,其實毫無損傷。緊接著,關東軍以第23師團主力和其他配屬部隊,強渡哈拉哈河,以銳不可擋之勢,席捲蘇蒙軍西翼。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與蘇蒙軍殘酷廝殺,蘇軍以優勢的重炮和坦克群堵住日軍,並將其打回哈拉哈河右岸,日、蘇軍在距河岸三公里一線對峙。7月下旬,日滿軍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卻沒有撞開蘇蒙軍防線,雙方再度處於相持狀態。 諾門坎地區的戰事正酣的時候,日本間諜卻從莫斯科得到情報:希特勒德國正與蘇聯偷偷摸摸地進行所謂的友好談判,兩國準備結成同盟,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包括天皇在內的日本高層認為,德、蘇間即使簽署最小範圍的協定,都將是對日本的無恥出賣。因為只要德國與蘇友好,哪怕是暫時的,實際上就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