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日本投降時不是還在日軍手裡?中國軍隊又透過哪一次大會戰奪取之? 日本在二戰中的最大戰略毛病,是野心太大,既想一舉滅亡中國,又要北進蘇聯,還要南下太平洋,同時追三隻兔子,結果一隻也追不到。陸軍以蘇聯為宿敵,結果在侵華戰爭中一直在關東軍保留了龐大的精銳部隊,也不加強“中國派遣軍”,但懼於蘇軍戰力又不敢輕舉妄動,結果形成“中國派遣軍”兵力不足、關東軍極為強大又無用武之地的怪事,戰略上至為失策。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關東軍精銳大部調往“南方軍”,陸續被殲。“中國派遣軍”不但兵力不足(1939年達到85萬人的高峰,此後常年保持在60萬人左右,1944年又逐漸加強,但戰略重心已轉移),而且精銳陸續調往關東軍和南方軍,質量也大為下降,只能確保城市、交通線等要地。中國派遣軍只有一個軍是“攻擊軍”,長期擔負有進攻任務,那就是駐守武漢周圍的第11軍。該軍長期保留有7 個師團,面對周圍中國軍隊上百個師,採取“短切突擊”戰術,重在打擊中國軍隊有生力量,而不以奪取、確保城市為主。先說四次長沙會戰,前三次日軍均出動10萬人,作戰計劃中早有奪取長沙後主動放棄的企圖。第一次攻佔長沙後放棄,國民黨即宣佈收復長沙的“大捷”,其實這場戰役日軍僅陣亡880 人,國民黨軍如要奪取日軍堅守的長沙,非要斃傷數萬日軍不可。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主要目的在於尋殲國民黨軍王牌主力74軍,重創74軍後日軍即退回,國民黨軍傷亡超過10萬,10倍以上於日軍,居然宣佈“第二次長沙大捷”。此次戰役中陳誠以為日軍主力投入長沙,宜昌空虛,遂集中6 戰區16個師攻打宜昌,也對付不了日軍堅守的第13師團。 相反,當日軍攻佔某城市後按計劃放棄,返回途中又接上級命令確保該城時,就能立即返回奪取之,從而使剛剛宣佈收復某城“大捷”的國民黨自打嘴巴。日軍第一次奪取宜昌後,按原計劃放棄返回,因中國派遣軍為威脅我大後方又決定確保宜昌,日軍又立即返回重新奪佔,國民黨軍望風而逃。1943年日軍奪取常德後返回,途中接到大本營命令:常德附近為中國持久抗戰倚賴的糧倉,必須確保。攻城日軍又立即返回,重佔常德。這還不清楚嗎! 1944年日軍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1 號作戰,一直攻到貴州獨山,此時日軍因太平洋上美軍攻勢猛烈,在中國的大戰略全盤變化,決定中國派遣軍全線收縮,集中於兩個重點:北方和東部沿海。此時日軍在我國有四大集團,即武漢和湘桂的第6 方面軍,廣州的23軍,上海、華東的13軍,和華北方面軍。華北方面軍有兩大任務,即在北部防範蘇軍進攻,在山東沿海防美軍登陸(日軍當時估計美軍將在山東半島投入空降師)。廣州的23軍以龍洞為核心陣地,死守拖住登陸美軍;華東的13軍為反美軍登陸重點,為此決定第6 方面軍全面放棄佔領區,移師華東準備決戰。為此,第6 方面軍逐漸從湘桂撤退,國民黨軍隨後逐步收復南寧、桂林。如不是日本投降,國民黨軍勢必會大肆吹噓其收復衡陽、長沙、武漢的“大捷”。 敵後戰場游擊隊唯一奪取的中等城市是張家口,但已是日本宣佈投降時的事了。1943 年軍隊開始大反攻,收復大片國土和縣城,但我們只要留意其戰果,就發現消滅的絕大部分是偽軍,日軍極少。這一是因為日軍為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1 號作戰,從華北抽調了大量兵力;二是上述日本戰略重心變化,華北方面軍主力向北和山東集中。 隨便胡扯一大堆,在抗戰勝利日難免使某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不快,但良藥苦口利於病,我們只有實事求是, 才能真正面對我們現在和將來的敵人。當年4 億民眾難奈60萬侵華日軍何、“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的悲劇,但願不要重演!
作品相關 蔣介石向張學良下過不抵抗命令嗎?(一)
提要:長期以來大陸通行一種說法:九一八事變時,東北軍對日本關東軍的進攻未予抵抗,是張學良“忍痛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命令,他蒙上“不抵抗將軍”罵名,是做了蔣的“替罪羔羊”。研究中存在一些誤區,須要澄清。1,蔣介石、張學良之間並非簡單的上下級關係,張學良具有相當的獨立性,他與蔣的意見不同時,對蔣的命令可以不聽,防守錦州問題即是如此。2,這一觀點主要靠一些回憶錄作依據,而許多回憶資料的說法存在種種漏洞。 3,事變前中國一方對日軍挑釁採取“力避衝突”方針,對此蔣張二人具有共識。事變前蔣氏指示對日軍挑釁採取“力避衝突”方針,對事變後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不無影響,但事變前“力避衝突”與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