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打了這麼久都沒把我們怎麼樣,何苦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狽!不如在這裡和日軍耗著,實在不行了就化整為零,擇機突圍。日軍雖然有二十萬的兵力,可是好幾十公里長的防線,肯定到處是漏洞,很容易安全透過的。” 孫百里解釋道:“在沒有接到大本營的命令之前,我們是不可能撤退的,現在只是提前制定方案,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弄出差錯。”接著又說道:“桂總隊長和鍾武的話給了我一些啟發,重新分析了目前的形勢,感覺還是有更好的辦法!” 其他人急忙問道:“什麼辦法?” 孫百里回答道:“日軍第十軍下轄有第6、第18和第114師團,再加上國崎嶇支隊,總兵力在十萬左右。其中,第114師團的大部分兵力用來守備新佔領的城市,保護交通線,被李從文殲滅掉不少,減員嚴重,現在和國崎支隊一起阻擊李從文的部隊。而第6師團在南京外圍的戰鬥中已經有相當大的損失,再加上在巷戰當中損失慘重,部隊嚴重減員,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了。所以第十軍的主力部隊只剩下第18師團,獨自支撐局面。如果李從文能夠擊潰日軍的阻擊部隊,和我們前後夾攻的話,不但突圍沒有任何問題,就是再殲滅一個師團也不是不可能!” 孫元良急忙說道:“我剛才提到過,上海派遣軍都有新部隊加入,第十軍既然減員嚴重,日本大本營沒有理由不優先增援的,所以敵人的兵力應該不是原來的三個師團,再貿然進攻的話很危險的!” 孫百里說道:“李從文前幾天來電說,第十軍把國崎支隊都派出去搶糧食了,如果再增加部隊後勤如何維持?再者說,真的有援軍加入的話,為什麼不繼續攻城呢?” 鍾武附和道:“這幾天第十軍基本停止了對市區的攻擊,只是頻繁地出動空軍來轟炸,很明顯不是兵力不足就是後勤出現了困難。” 孫元良本來也不是十分肯定,見孫百里和鍾武說的在理就不再堅持,其他幾個人都同意孫百里的看法,於是南京衛戍區制定出一個相當大膽的撤退計劃:首先要求李從文不惜一切代價攻克馬鞍山,逼近南京市郊區,接著南京衛戍部隊集中優勢兵力,從側背發起攻擊,從日軍第6師團和第18師團的接合部插進去,把第6師團分割包圍,殲滅之後再向蕪湖轉移。獨立師的一個團替代第36師監視日本海軍,而教導總隊則負責阻擊上海派遣軍。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浴血南京(九)
國民政府大本營在接到南京衛戍司令部的電文之後終於結束了爭吵,命令守軍相機撤出南京,接著就著手部署防禦徐州和武漢,但是卻沒有讓集結在南京周邊的國軍其他部隊策應撤退行動。在大本營看來,既然守衛南京的部隊能夠使近二十萬日軍一籌莫展,肯定可以輕鬆地脫身,更何況西南方向的李從文集團還有四個十九路軍的精銳師和將近兩個師的川軍,如此強橫的實力,區區一兩個師團怎麼可能擋得住呢! 接到了大本營的正式命令,南京衛戍司令部的參謀部立即開始著手製定詳細的撤退計劃,為了避免出現和淞滬會戰相同的問題,對每支部隊的職責和撤退的路線、時間都作了細緻的規劃,同時為了儘量使斷後的部隊也能夠脫身,把所有的船隻全部留給了他們。 金陵兵工廠已經停止了武器彈藥的生產,軍隊在職員的協助下把便於攜帶的物資、裝置分門別類地包裝好,提前送到市區的西南角,等人員全部撤離廠區後,工兵部隊迅速在不便移動的機器裝置上面和倉庫裡面埋設炸藥,準備在撤退的時候全部炸燬,免得落入日軍的手中。指揮部把兵工廠的工人和自願留下來市民按照軍隊的編制進行簡單的佇列訓練,接著把多餘的武器和在戰鬥中繳獲的日軍武器分發下去,沒有領到武器的就配給一個燃燒瓶,最後連燃燒瓶都發完了,就把削尖的毛竹當成武器來發。軍人們在分發這種連冷兵器都算不上的武器時面容嚴峻地說道:“如果你的面前有日本兵的話,你所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那就是,衝過去,捅死他!如若不然,就讓他過來殺死你!” 簡單地武裝了平民之後,孫百里立即指揮部隊按照預定方案行動,在最後的準備工作完成之後,馬上致電李從文,要求他攻克馬鞍山,前來接應。 1937年1月18日,李從文指揮部隊從西南、南面和東南三個方向逼近馬鞍山,準備拔掉這顆釘子!。 守衛馬鞍山的是第18師團的步兵第35旅團,旅團長手冢省三少將和其他日軍指揮官一樣兇狠狡詐,他知道自己的兵力處於絕對的劣勢,所以完全放棄了外圍陣地,集中全部的兵力防守馬鞍山市區,準備用巷戰把中國軍隊拖住,等待增援部隊的到來。在日軍的佈置下,馬鞍山市區的大街小巷上面全部設定了路障和用沙袋構築簡單的防禦工事,同時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