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1/4 頁)
多部隊卻節節敗退,有什麼理由不優先補充十九路軍?” 廖啟榮立即附和道:“是啊,中央軍吃過我們的虧,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呢?” 孫百里立即正色說道:“這種話以後不許再提!現在是全民族抗戰,必須團結一致,要是放不開以前的事情,影響了抗戰的大業可就是千古罪人!” 李從文點頭說道:“不管是有意的還是情況確實如此,其結果都是相同的——我們的彈藥不足!怨天尤人是沒有任何用處的,還是想辦法如何度過這個難關吧!” 孫百里感謝地看著李從文,暗自慶幸有這個最年長,資格最老的師長在背後默默地支援。自己雖然是十九路軍的軍長,因為年齡和幾個師長相若,總是不好意思對他們太過嚴厲,怕這些人臉面上過不去,而李從文就沒有這些顧忌。 孫百里接著說道:“由於彈藥不足,依託堅固工事和日軍拼消耗的辦法是行不通了,所以必須主動出擊!” 鍾武說道:“主動出擊我沒有意見,可是沒有炮火支援和足夠的彈藥,傷亡肯定會很大!” 李從文也說道:“離開了堅固的工事,即使能一時把日軍擊退,可是如何防禦敵機的轟炸呢?” 孫百里急忙解釋道:“我的意思是區域性主動進攻:派部隊迂迴到日軍的後方,襲擊其補給線!由於之前的堅壁清野,敵人的後勤肯定也有不小的壓力,日軍向來輕視後勤,習慣於就地籌糧,說不定連吃飯都有問題,處境比我們好不了多少。” 謝鼎新說道:“說得容易做的難!敵我雙方重兵密集,如何能夠透過日軍的防地呢?” 孫百里回答道:“走陸路肯定是行不通了,如果走水路的話成功的機會就很大!”說完他指著地圖上的太湖說道:“想辦法徵集幾十條漁船,從太湖迂迴到日軍側後再登陸,敵人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吳福防線,對這裡的監視比較鬆懈,再加上附近的居民已經全部疏散了,行動的隱蔽性是有保障的!” 鍾武急忙請纓:“這個任務就交給獨立師來完成吧!” 孫百里說道:“不用了,出動的部隊越多就越容易暴露,我認為由軍部的特務營來完成就可以了!不要忘了,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守住防線!”
正文 第一百章 兵退錫澄
根據軍事會議商討的最後結果,十九路軍派出軍部直屬特務營深入敵後進行襲擾作戰,威脅日軍的補給線,為了加強部隊的攻堅能力,孫百里特意調撥一個摩步連(配備有6門50毫米反坦克炮,4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和8挺輕機槍)給特務營。因為是在敵人的後方運動作戰,需要提高行軍速度,為此,孫百里把軍部直屬部隊的全部腳踏車(三百餘輛)也調撥給了特務營。 經過一天的緊張準備,特務營乘坐徵集來的十幾條漁船,繞過日軍的防線,在離吳福防線十公里左右的地方登陸。隨後,特務營以太湖邊上的一個小漁村為據點,頻繁出動,襲擊日軍的運輸車隊。便於攜帶的物資就帶回據點,用漁船運會軍部,其餘的就地焚燬。 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軍損失過大,暫時停止了地面行動,全力鞏固防線,等待增援部隊的到來,與此同時,陸軍航空兵的轟炸機則連續不斷地轟炸十九路軍的陣地,最大程度削弱守軍。而十九路軍正在飽受彈藥不足的困擾,同樣無力對日軍發動攻勢,於是就利用這個機會整備工事,準備持久防禦。由於吳福防線上的防空體系比較完備,部隊的防空意識也比較強,再加上天氣的原因,被松井石根寄予厚望的轟炸機並沒有取得非常大的效果,雙方僵持在這裡。 日本陸軍向來輕視後勤,習慣於在作戰區域內就地搶劫糧食,而從開戰到現在所經過的地區,無論是華北平原還是上海,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區,很容易搶到糧食,而江浙更是有名的糧倉,所以松井石根也對後勤補給的重要性估計不足。此次十九路軍提前進行堅壁清野,使日軍無法在附近徵集到足夠的糧食,只能全部從上海、蘇州等地運送,再加上連續作戰武器彈藥的補充,使後勤的壓力相當大,京滬公路上的車隊幾乎是連綿不絕,很容易成為特務營的襲擊目標。 江南地區的地理特點就是水道縱橫,橋樑眾多。特務營往往先把某個地段的橋樑炸燬,然後再伏擊車隊,把不便攜帶的物資全部付之一炬。等日軍的救援部隊趕到的時候,特務營已經在幾條河道以外的地方井然有序地撤退,日軍只能望著炸斷的橋樑無計可施。最後,日軍不得不調派大量的兵力護送物資,同時出動偵察機搜尋中國軍隊的據點。這時候,特務營就改變策略,在夜間出動,把日軍在白天剛剛修復的橋樑炸斷,使其物資運輸的速度變得和蝸牛一樣慢。 短短几天的時間,日軍前線部隊的糧食就出現問題,士兵每日配備的口糧急劇下降,從原來的一斤半急劇下降到八兩、五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