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2/4 頁)
廷老家,桂軍不得不退回武寧縣,據險頑抗,國民革命軍以第7師為前導,全線壓境進行猛攻。
而就在這時,與粵軍對峙的桂軍內部發生內訌,導致桂軍崩潰。
先是粵軍進入廣西境內後,劉震寰率部投降粵軍。
現在,桂系大佬沈鴻英則率部宣佈獨立。
由於沈鴻英抱怨陸榮廷不任命自己為廣東督軍,現在趁著桂系兵敗,於7月9號宣佈獨立於陸榮廷,自稱為“救桂軍總司令”,宣佈廣西自治,並與粵軍接洽合作事宜。
原來沈鴻英年輕時曾經參加綠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由於以孫文為代表的同盟會主要藉助會黨,綠林好漢,而黃興等人則藉助新軍。
因此在辛亥革命浪潮中,沈匪幫就搖身一變,從土匪幫派分子變為國民革命軍了,藉助革命黨人的力量,逐步成為一方據割勢力。
在粵桂第一次戰爭前,廣東督軍莫榮新不想看到陸孫相爭,請求陸榮廷準其辭職,並推薦沈鴻英繼任督軍。
陸榮廷以沈部軍紀廢弛和沈的貪汙行為,因此,對沈鴻英印象不佳,不同意莫榮新的推薦。
陸榮廷計劃用自己的乾兒子馬濟繼任廣東督軍,但馬年輕任性,不孚人望,陸未敢發表。此事為沈鴻英所知,沈鴻英與馬濟及陸榮廷的矛盾急劇增加。
沈鴻英為報復年前陸榮廷不批准自己充廣東督軍的仇恨,7月l0日在八步發出通電,宣佈自治,督促陸榮廷下野,並自稱救桂軍總司令。
沈鴻英以為這樣做,可使粵軍不進攻八步,可使自己來收拾廣西。
不料粵軍許崇智部看穿了沈鴻英的詭計,在其宣佈倒陸後,繼續率部進攻沈鴻英,進攻八步沈軍。
在這種情況下,沈鴻英不得不退至桂林,粵軍和贛軍賴世璜部進攻桂林,沈鴻英這時很狼狽,再加上發電反對陸榮廷,為陸榮廷舊屬所不容,沈被迫退向湘南。
沈鴻英派李易標團長作殿後部隊。李易標,原系粵軍陳炯明部下,勇敢善戰,沈鴻英在廣東用重金拉李易標過來。當賴世璜部至桂林追擊沈軍時,李易標團以少勝眾,在桂林城外及靈川一帶給賴軍重大殺傷。
而在武寧縣的桂軍,聽到沈鴻英所部宣佈脫離桂系後,更是心慌意亂,再加上國民革命軍炮火猛烈,交戰多日,部隊傷亡巨大,如此陸榮廷不得不放棄武寧縣,退保南寧。
在接到楊森擊敗陸榮廷嫡系,兵臨南寧城下時,白色守軍自知難以持久,在7月12號向黃成毓部投降。黃成毓當即以王銘章的第8師守白色,自己親率第9師南下,夾擊南寧。
而此時國民革命軍兵臨城下,兩路夾擊,桂系守無可守,7月16號,內外交迫的陸榮廷在南寧不得不通電下野,透過龍州逃往上海。
如此,國民革命軍在18號佔領南寧,楊森留下第3師守衛南寧後,由盧燾率領第7師主力攻擊欽州,如此第二次粵桂戰爭結束。
在粵桂戰爭結束之際,楊興已經在顧品珍、熊克武、何應欽陪同下,趕赴南寧,處理有關善後事宜。
此時廣西已經大亂,各地散兵遊勇盛行,很多忠於陸榮廷的舊部散步在廣西各處,更為嚴重的是在廣西東部,粵軍佔領廣西大部,廣西呈現分裂之勢。
環顧左右,幾乎無人可用,雖然在這幾年,中國人民黨黨校培養了上百個廣西籍行政官員,在廣西各地區有建立起秘密的黨支部,但是一投入到廣西,還是感到人員不夠。
更為重要的,那就是人心不穩,前面有以孫文為首的革命激進派夾擊,後面有陸榮廷的殘餘勢力時刻想將自己趕出廣西,從而迎接陸大帥迴歸。
因此,一入南寧城的時候,楊興要求各部注意軍隊紀律,做到秋毫不犯當然非常難,但至少給人感覺這是國民革命軍隊,這是革命軍人。
因此,入城儀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楊興再三叮囑之下,國民革命軍雄赳赳氣揚揚的步入南寧城,雖然還是顯得那樣威武,但是儘量收斂了一絲霸道,讓人不要太多想到自己是被楊興打敗了。
但是,即使這樣做,效果還是有限,很多人還是認為這畢竟是外來部隊,難以對這支部隊產生歸屬感。
雖然楊興下令國民革命軍扶助貧困,一邊剿匪,一邊幫助在戰火中家園被焚燬的農家建立起房屋,雖然讓各部注意軍民關係,在駐地附近修路搭橋,但是效果還是非常有限。
這種情況令人著急啊,中國人民黨在南寧同志向楊興報告東邊的粵軍有蠢蠢欲動的趨勢時,楊興有點後悔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