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1/4 頁)
隨後搖頭否決自己的猜想,穿越?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可沒有那個無聊的人專門研究什麼是國家,什麼是國家主義?
隨後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李璜、曾琦他們應該是這個時代人,只是因為一些原因,他們的名字不為人知而已。
就像梁啟超一樣,過去大家只知道其是維新派,誰曾料想到這位老兄,在袁世凱病逝後,若不是其高徒蔡鍔英年早逝的話,可能實現與北洋軍閥、南方革命黨三國鼎立的態勢,甚至因此而問鼎中原亦。
楊興默默的聽著,以及於警衛團團長楊思華前來催促:興帥,弟兄們都已經準備好了,車子也已經準備好了,請問什麼時間動身。
直到這個時候,楊興才拿起筷子,說道:幼椿,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看這樣可以吧,聽說你是成都人,有什麼我們在車上聊,先吃飯,吃完飯後在車上聊。
在返回成都的路上,李璜被留在身邊,他談論他的國家主義,楊興不時提起和諧社會,看到李璜等人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和諧社會,接受了強軍富國殷民民主文明的思想,政治分三步走、經濟分三步走的思想,內心大喜過望。
看哪個李璜,結合和諧社會,大講國家主義,大講外抗列強,內除國賊,內心不由得暗喜。有的時候,竟然有這種感慨: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若將國家主義,民族意識比作屠龍寶刀,將和諧社會比作倚天劍,如果這兩個主義能夠結合,那實在是完美,無懈可擊。
當在第三天,趕回成都後,楊興已經決定任命李璜為軍政處宣傳室室長,以幫助宣傳和諧社會,宣傳國家主義。
而李璜當即向楊興引薦曾琦、引薦左舜天,楊興當即任命二人為李璜的副手,以便在國外,在北京宣傳人民黨的黨綱。
在此後一個月,楊興才知道什麼叫做隔行如隔山,過去和諧社會的宣傳雖然搞得轟轟烈烈,但效果有限,但自從引入李璜等中國少年中國學會人士後,整個宣傳蠻有起色。
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
在北京,按理說這個鄧漢祥,也算一個進步學生,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在武昌陸軍中學就讀的他被推舉為學生軍隊長,後來一直跟隨黎元洪左右。
在張勳復辟後,黎元洪處於左右十字路口,而這時好友徐樹錚邀請進入段祺瑞幕府。
本來看到段祺瑞權勢熏天,想到南方護法軍政府勢力弱小,如此鄧漢祥本來就已經心動了。
而恰在這時,老家盤縣來信,說那個楊興在四川減租減息,在四川反對黑幫,再加上王銘章一個旅主張在遵義,如此更是讓貴州省震動,鄰近多個縣農會自發行動,要求地主減租減息。
如此鄧漢祥頗為惱怒,決意進入段祺瑞幕府,說段祺瑞、徐樹錚二人曰:芝老,由於南方軍閥內部之間矛盾,孫文被迫離開廣州,前往上海租界隱居。
如今西南軍閥,不過陸榮廷、唐繼堯、楊興、劉顯世而已,芝老以為,在這四人中,何人對芝老威脅最大。
旁邊徐樹錚強著說道:當然是四川那個楊興,餘者碌碌,不足為患。
陸榮廷土匪出身,雖然佔據兩廣,控制湘南,兵馬最多,勢力也最大,但是去年其攻下岳陽後,竟然提出南北停火,如此看來其最大野心不過據割一方而已。
貴州劉顯世,大地主團練出生,除了為自身權利據割一方,懂什麼革命大義。
雲南之唐繼堯,盲目之大,聽說其自封什麼東大陸主人,但是前年一仗被楊興打回原形,現在還躲在雲南敷傷啊。
而川省之楊興楊徵東,過去雖然名不見轉,當時我與芝老都小瞧了他,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我們先看看這幾年敗在其手下的名將吧,據守重慶,發動二次革命的熊克武,張敬堯及其北洋第7師,李長泰、吳佩孚所指揮的北洋第7師,伍祥禎混成旅,還有在護國戰爭中威風八面的滇軍。
可以這麼說,出道這幾年,楊興戰無不勝,其戰敗對手中竟然有吳佩孚這樣的驍將啊,芝老,鳴階,雖然吳佩孚可以這樣解釋,他當時不是隻會北洋第3師,但不論怎麼說,敗就是敗了,雖然其中有運氣成分。
段祺瑞頷首道:又錚,這樣多年,老夫還未曾聽說到你口頭稱頌於他人,今日你竟然如此推崇楊興,難得啊,難得。
徐樹錚鼻子一哼,不服道:芝老,雖然如此。雖然一些外國武官評價我國將領,有吳徐楊之說法,他們首推吳子玉,其次在下,最後那個楊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