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2/4 頁)
揚,有的人還說:現在好了,現在督軍給我們撐腰,這些有錢的老實多了,不像過去那樣,不將老子們當人看。
在上個月減租減息運動中,朱會長帶領農會會員,將縣城劉老爺抓起來,遊街示眾後,這些有錢的就老實多了。
回到旅館,章太炎等人沒有各自回房間休息,而是聚在一起討論,對捆綁人,對遊街示眾,對強制鄉紳捐錢修路,眾人議論紛紛。
當然有的認為政策過於嚴厲,不太尊重人了。
但更多的則認為,要改變目前中國死氣沉沉的樣子,不下猛藥,難以起死回生,不下猛藥,難以改變風氣。
大家討論了一天,意見分歧更大,更難以形成統一意見。最後決定,還是一路走,一路看吧,看多了,慢慢的,可能意見會更加統一。
第222章 強制拆遷墳塋
這一日,過了榮昌縣,眼前景色給人一亮,從榮縣到重慶,到現在已經修成了2車道公路,在大多數路段,也已經鋪上碎石,成為碎石公路。
時不時的,一群群年輕人騎著腳踏車從眼前經過,時不時的,一輛汽車,一輛卡車、摩托車從駛過眼前,章太炎感嘆,這才是現代社會的痕跡啊。
坐在一輛汽車上,章太炎等人大是興奮,用了一日時間,大家方趕到重慶,以考察楊興這幾年的作為。
但剛剛經過浮屠關,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傳來,遠遠的,就讓人感到聲淚俱下。
前面公路已經被阻斷,章太炎等人只好下了車,以看一個究竟。
只見眼前是一片密碼嗎的墳山,上千個軍人模樣一面亮著明晃晃的刺刀,一面聲言要將這數個山頭的墳山遷移到遠處。
看到這裡,文化底蘊頗為深厚的章太炎頗為氣惱,不滿道:這是幹什麼,難道讓死者不安?軍隊竟然強制鄉親們遷墳嗎?
旁邊一個矮墩墩,五十來歲秀才模樣的人,哭喪著臉道:這位老先生,那個潘文化欺人太甚,聲言重慶為軍事要寨,城市面積太小,已經不利於城市發展了。
要讓鄉親們將這幾十個山頭的墳山全部遷移到遠處,以在這裡建立工業區啊。
老先生,你看看,這個潘文華造孽啊,這幾大山的墳山,足足有十萬座之多,竟然強令大家遷移啊。
章太炎一聽,內心甚為不滿,指著這些墳山道:這,這群墳山在這裡,有的少說也有幾百年歷史了?發展經濟當然應該,難道這些墳山在這裡,礙著發展經濟了?
旁邊一個二十多歲,穿著西裝的青年學生一面說卓,一面在地上畫著:老先生,這些墳山,是擋住重慶發展了。你看看,這是重慶地圖,這些都是大江,重慶嚴格說不是一個城市,而是一個軍事要寨,全市水陸面積不過90多平方公里。
重慶要發展,只有衝破通遠門,向西直達成都,向北直達順慶、達縣。
老先生,你看那是通遠門,要衝破通遠門,必須搬走這些墳山啊。
章太炎頗為不滿道:這樣看來,重慶地域面積實在過於狹小了,既然如此,那麼當時楊興擔任川東北宣慰使、重慶鎮撫府總長的時候,是怎麼辦的?
這個年輕人搖頭道:哎,這位老先生,那可以用左支右絀來形容。就拿那個腳踏車廠來說吧,由於需要大量廠房面積,楊督軍就將腳踏車廠建在江北,現在要建什麼摩托車廠,聽說規模比那個腳踏車廠還大幾倍的,也建在江北。
老先生,你看這重慶老城區這邊,腳踏車很多吧,在江北,不但腳踏車很多,有的地方已經修了三合土馬路,道路可有20多米寬呢。
章太炎張了張口,沒有說什麼。
旁邊隨行秘書陳銘笑道:哦,章先生,你看出沒有?這個楊興,早就看出重慶要發展,這些墳山必須遷移走。
只是他害怕擔當什麼得罪人的事情,將這個燙手山芋交給潘文華而已。
此話一出口,立馬遭到很多人反對,陳銘還想說什麼,被章太炎狠狠一瞪,趕緊閉上嘴巴,不再說什麼。
章太炎等人也停止議論,再次將視線看到拆墳隊,只見一個軍官在全副武裝保護下,來到一座墳山前面,擺上祭品,跪下頭,祭奠之後,站起來,對眾人說道:位鄉親,中國人都講究入土為安,中國人都尊重先人,若不是這些墳山真的已經影響了重慶發展,說什麼我也不會執行這個命令。
各位父老鄉親,潘市長任命我郭勳祺為遷墳局長,即使千難萬難,我們也要完成遷移任務。
各位鄉親,郭某是軍人,講究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