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4/4 頁)
但是;對這個大家意見很大;有贊成總理制的;黨人也有贊成總統制的。
如此楊興將那幫大佬;如張瀾、唐紹儀、蒲殿俊、陳炯明、林森、居正、章太炎、于右任、胡漢民、汪精衛等人找來;一個一個商談。
最後大家取得共識;政體需要在以後由制憲會議確定;在全國統一後;五年內完成正式憲法的制定工作;在這之前;實行內閣制;到後來;國民政府不持有特定立場。(目前中國;雖然是內閣制;但是國家主席透過是黨的總書記;軍委主席掌握實權。若不是這兩項官職;僅僅是國家主席;就像宋慶齡曾經擔任了國家名譽主席;毫無意義。就像在九大的時候;老毛悍然決定;不設國家主席;大概也是感到國家主席這個職位;名字雖然好聽;設定出來;問題蠻大啊。
你讓他掌權;如此將黨的主席;軍委主席;總理置於何地?你不讓他掌權;如此誰敢?要知道自己畢竟是名義上國家元首啊。
所以臺灣那個老妖婆才會抱怨;副總統是深宮怨婦;大家想想;副總統既然如此;如果有虛名化國家總統;不讓他掌權;應該非常難啊。
除了找胡適那種學者;其他的;有誰願意當這個玩偶。
所以每每讀史書;才感到孫文、宋教仁對中國危害之大;他設定了一個難以成功的政體;如此造成中國幾十年的混亂。
更為可惡的是孫文;自己在南京不接受內閣總理制;竟然異想天開的讓老袁接受這樣一個政體;如此之下;民國內亂;責任有30應該算在孫大炮頭上;這個美國佬;害人不淺)
如果在臨時約法中總統掌握國家實權;如此之下;也許老袁不會做出如此多的反抗;如此之下;南北不會對立;在果名檔在南方執政的情況下;老袁也不大可能稱帝。
如此之下;中國應該不會出現幾十年內亂。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抗日戰爭;蘇俄對我們侵略;全部都不太可能。
所以;本書的寫作背景;是考慮這樣一個現實寫出來的)
對於孫科提出;按照袁世凱的袁林樣式;在南京修建陵墓;整個會場頓時炸了鍋。
有人提出;修建豪華陵墓;乃封建帝王思想;如此絕對不可取。
有人認為;畢竟袁世凱死後;北洋花了70萬大洋給袁世凱修了袁林;如此國民政府不能太拮据;捨不得花錢修建陵墓。
如此之下;該問題就顯得非常尖銳化了;整個會場吵鬧聲此起彼伏。
當天下午;楊興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