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第2/4 頁)
直系主力的進攻;如此給了馮玉祥揮師北勁動政變的機會;如此給楊興率軍北伐;迅速佔領兩湖、江西的機會。
在這次聯盟中;楊興為代表的國民政府獲得巨大好處;馮玉祥也得到擴軍的機會;那麼作為反直主力的奉系;就應該獲得更大的好處。
在馮玉祥剛剛驅逐胡景翼等人;認為自己可以獨掌北方之權後;張作霖當即撕毀奉系不入關的協議;率領奉系主力大舉入關。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張作霖;率師進山海關;直逼京、津;並公然擁戴段祺瑞任反直軍統帥。
段祺瑞屢次要求馮玉祥到天津一晤;馮玉祥堅辭;但到11月10號;在未與攝政內閣商議後;只與兩名護衛一起悄聲來到天津;在路上為吳佩孚部署追殺;幾欲傷命。(馮玉祥傳)
馮玉祥、張作霖在段祺瑞家中會晤;參加的還有浙江督軍盧永祥;以及梁鴻志、王揖唐以及多位皖系大將。
在會議過程中;奉軍李景林部突然解除了天津以北之北倉馮玉祥部的武裝。被解除的是國民革命軍第三、第四兩個混成旅的武裝;奉軍稱這是他們在灤州以西與直軍戰鬥之結果;直軍敗軍的武器應為奉軍所有。
第二天晚間;奉軍李景林部把直隸督理王承斌新編的二十三師繳械;王承斌被迫躲入天津租界;通電辭職。同日;李景林又把孫積孚的第二十師繳械。至此;奉軍李景林、吳光新共補軍隊4個混成旅;較抵津之初增加一倍半;達7萬人;分佈在天津及津浦、絹兩線。
在會議中;馮奉交惡;奉張認為此次討吳;實乃自己之功勞;反藐視、奚落;辱罵馮玉祥;且聲言奉張將佔領直隸、山東以及江蘇等地;以與楊興爭霸江南。
在張作霖堅持下;在皖蘇浙閩陝豫魯等北洋督軍共同推舉下;推舉段祺瑞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會議決定;為了應付國民革命軍的北伐;由奉張所部沿著津浦路南下;對直系、國民革命軍作戰;以馮玉祥之國民革命軍沿著京漢路;蕩除直系在河北、河南之統治。
屈於段祺瑞、張作霖軍事上和政治上的壓力;馮玉祥被迫接受張作霖的安排;退出直隸由奉系將領李景林接任;以胡景翼為河南督軍;孫嶽為河南省長;以打通京漢線
而在會議中;張作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東西;手下大將李景林被任命為直隸總督;任命為張宗昌為蘇、皖、魯三仕匪總司令
如此馮玉祥確玩弄兩面手法遭到失敗。其一面電請孫文進京;一面電請段祺瑞出山;稱:國民革命軍大元帥一席;非公莫屬;萬懇俯念國難方殷;國民屬望;即日就職。
而孫文由於不甘寂寞;在國民革命軍佔領武漢的情況下;竟然上當受騙;帶領幾個人乘坐船隻趕往北方;如此造成楊興之被動;北伐大業也一度差點被中止。
段祺瑞於11月21日入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黃郛的攝政內閣遂告結束。段任臨時執政後;一批批安福系餘孽聯袂入京;政局急轉直下。
聽到段祺瑞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而孫文什麼都沒有撈到後;楊興大喜;長笑數聲;顯得心情頗為好。
要知道;孫文北上;自己可是面臨諸多壓力;盧師諦等孫派整天勸誡;要求為了給孫文創造一個好環境;最好暫緩北伐。
現在孫文竹籃打水一場空;到北京什麼都沒有撈到。
當即將段祺瑞就任臨時執政通電遞給眾人道:盧將軍;這麼看來;我的遠見再次戰勝偏見。北洋軍閥本質決定其不可能分權給孫先生的;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各中央委員紛紛通電要求我繼續北伐;對這個結局;不知道盧將軍有什麼看法。
盧師諦嘴唇動了動;良久說道:總司令;北洋軍閥如此可惡;當然我們只有惟命是從。
旁邊的白崇禧氣憤道:你們當然惟命是從;但你們不想想;你們的行為;讓北伐延期;讓段祺瑞、張作霖從容佈置;你們行為讓我們在鄂東地區停留了數日;你們這種行為;給革命帶來多大損失;你知道不?
盧師諦不以為意道:總司令不是說如今北洋已經土崩瓦解了嗎?北洋軍如此混亂不堪;不能戰勝;是不是說不過去了啊?
楊興一聽;大怒;當即一拍桌子道:你們都下去;不要再爭吵了。從今以後;我立下一個規矩;對政治;行政事務;你們有這樣那樣意見;拿出來討論;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軍事事務;若是再組成一個小團體;透過請願;或者其他方式干預軍事行動;如此我定然不輕饒。
一聽這個;盧師諦臉色數變;在眾人恨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