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部分(第2/4 頁)
部,南下的羅科索夫斯基兵團與中國第2兵團相遇,雙方都在坦克開道下,展開一場混戰,最後中國依靠人數上的優勢,擊潰羅科索夫斯基兵團,但是在其節節防守下,進展極為緩慢。
在中亞戰區,鄧錫侯指揮兩個騎兵軍與3箇中亞各國騎兵師沿著西伯利亞鐵路北上,威脅著鄂木斯克。而在南線,王銘章的第7兵團與俄羅斯兩個集團軍正在激烈交火。
旁邊的白崇禧不安的說道:總統,若是不能儘快的攻克烏蘭烏德,在伊爾庫茨克,在貝爾加斯克形成絕對兵力優勢,如此可能對戰局造成影響啊。
楊興不安的點點頭,問道:黃紹竑、郭松齡等人認為,攻佔烏蘭烏德主要困難在哪裡?
何應欽答道:總統,如今烏蘭烏德全部都是廢墟,很多俄羅斯人躲在廢墟里面,對我軍進行阻擊,部隊傷亡很大。
楊興點點頭,良久說道:如此哦,讓德鄰將各部特種兵派入,深入到敵後,對阻擊敵人,對敵人後方進行騷擾,進行攻擊。命令各部在裝甲車、坦克掩護下,迅速開入烏蘭烏德城內。
何應欽笑道:總統,對裝甲車、坦克進入廢墟中,陸軍部有各種質疑。有的認為,在這廢墟中,敵人根本沒有主要火力點,因此沒有必要進入。有的認為,在這廢墟中,敵人很容易躲在廢墟中,極其困難拿著反坦克武器,對裝甲車、坦克形成威脅。
站起來,良久說道:敬之啊,能夠摧毀我坦克的,主要是75mm以上迫擊炮(二戰後普遍認為德國88mm高射炮是一個很好的反坦克武器,但是該武器為當時最優秀武器,主要為德國生產,蘇俄生產武器質量根本達不到該種要求。),其他口徑較低的火炮,以及一戰中反坦克手雷等等,只能讓我坦克暫時失去戰鬥能力。
沉思良久,何應欽點頭表示同意,楊興見狀,當即回答道: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可以以2到3輛坦克裝甲車,在配備一定數量計程車兵,形成一個戰鬥單元,向烏蘭烏德城攻去。烏蘭烏德畢竟是一個小城,面積不過10平方公里,再加上由於後勤補給早已經被切斷,因此,我們還是能夠攻佔烏蘭烏德的。
何應欽連連記下,準備與李宗仁進行商討。楊興看著其記完,正準備合上本子,接著說道:敬之啊,這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去年在阿克套我們與俄羅斯展開了一場坦克會戰,這一次蘇俄利用廢墟進行了一場巷戰,陸軍部要總結相關經驗,並且形成作戰手冊,以向下面各軍,各師各團下發。還有,我還是認為,在坦克會戰的時候,我們應讓相應數量的反坦克兵緊隨其後,讓相應摩步兵緊隨其後,我認為88mm以上無後座迫擊炮,是一項反坦克利器,希望總裝備部加大該武器生產,如此每個裝甲師,可以配備一個反坦克營。
8月27號,李宗仁調整了前方作戰戰術後,隨著100個特戰排滲透到蘇俄防線後,中國組建了80多個作戰單元,逐漸突入後,經過4天戰鬥,中**隊於9月2號佔領了烏蘭烏德。
接著中**隊兵分兩路,第3兵團沿著環西伯利亞,向北攻取安加爾斯克,以從北面夾擊伊爾庫茨克。
第一兵團留下一個軍繼續清剿當地俄羅斯殘部後,其主力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向西攻擊貝爾加斯克,以與第2;第4兵團形成一個拳頭,反擊俄羅斯可能的進攻。
羅科索夫斯基再次感到無奈,因為住在西伯利亞城的伏羅希洛夫已經無兵可派。
。
第739章 獨裁者欺世之道
(各位網友,東方新書《華夏雄風》正在審閱之中,不日將與大家見面,希望廣大網友支援。
在本書中,東方也將與各位網友一道探討華夏沉淪的原因)在中國在貝爾加湖發動攻勢的時候,在中亞戰區也發動反擊,王銘章兵團牢牢拖住朱可夫所部4個集團軍,鄧錫侯率領的2箇中國騎兵軍向北威脅鄂木斯克安全,馬鴻逵率領5箇中哈吉騎兵師不時深入到西西伯利亞境內,連連將解散多個集體農莊,將土地,糧食,牛羊分給長期被迫害,被迫參加集體農莊的當地少數民族後。如果說這是僅僅是切膚之痛的話,那麼唐努烏梁海,更讓伏羅希洛夫感到心腹大患。
在西伯利亞城正南面的唐努烏梁海,中國空軍連續出動,多次對西伯利亞城,對鄂木斯克的火車站,電廠,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主要橋樑進行重點轟炸,經過數輪轟炸,蘇俄已經損失了十萬噸戰略物資,讓整個西西伯利亞平原確實感覺到所受到的威脅。
另外,在唐努烏梁海地區的中國陸軍,多次從薩彥嶺出擊,進入俄羅斯農莊與城鎮,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