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4 頁)
看著王瓚緒的背影,張翠翠笑道:你這丘八,要說名士多風流,王治易才是名士多風流。人家可是正兒八經中了舉人的,而你僅僅是蓬州小學學生而已。
在中途空隙,楊興與王瓚緒一起向張瀾講述在尹大都督離開後,模範團所遭到的種種待遇,亦委婉的表述,想帶隊回到家鄉,保境安民之宏遠。
張瀾一聽大喜,民國初建,社會動盪,川北各種勢力交叉,盤根錯節,流竄著數股土匪,一直以來是川北宣慰使最為頭痛的事情。
雖然在任內曾經組織了幾次掃匪,但無奈官軍戰力不強,川北又屬於丘陵之地,以及於數月無功。
現在竟然有這樣一支勁旅竟然主動要求到駐守川北,主動承擔掃匪重任,張瀾當即答允,且打算親自向護理大都督胡景伊要求。
聽到張瀾已經應允,楊興大喜,如此看來不虛此行。
看見大家窩在一起,張瀾笑道:楊團長啊,王治易啊,走,走,到外面瞧瞧。今天為了助興,我可是狠狠敲了自己一筆,請了一個戲班唱戲,大家出去瞧瞧。
片刻,來到大廳,看見大廳已經搭起了臺子,鄭秀遠遠的看見楊興,急匆匆迎過來,一把抓住道:徵東,你跑哪裡去了,可是讓人難找?
笑道:剛才與表方先生說了下話,鄭同學,怎麼啦?
一邊張翠翠插話道:楊團長啊,我這個小姑子啊,前幾天就唸叨,前幾年就看出你是英雄人物。今天一看到你,整個人喋喋不休,簡直變了一個人了。
鄭秀一聽,大囧,掐了嫂子一下道:嫂子,你不要亂說了,讓人家楊團長笑話。
不過楊興不以為意,拿了一根凳子,坐在一邊,一邊喝茶,一邊聊天。
鄭秀喋喋不休,連連追問這次平藏事宜,告訴楊興,這次偏溝樑子反伏擊戰、打死達戰桑東等戰役,已經成為街頭巷尾美談,三慶會竟然編了一個戲曲,在悅來茶樓裡面巡演,說書先生也紛紛添油加醋,在各大茶館裡面評說。
鄭秀一個勁追問,偏溝樑子戰鬥經過,追問打死達戰桑東經過。但聽楊興訴說的時候,又常常認為有所隱瞞,為什麼呢?原來與評書中所說不一樣啊。
聽到這裡,楊興不由得為民國時期人民善良感嘆不已。
到晚上時分,戲曲正式開演,讓人意想不到的,出臺的竟然包括川劇名旦孟芸仙,看著這個曾經嫌棄自己的奇女子,楊興感覺到微微心痛。
但是,很多人評論,整場戲演得還可以,但沒有往日那樣惟妙惟肖,好像整場戲少了點什麼。
不過鄭秀則看得如醉如痴,一個勁直言,這唱得太好了,有的時候,還在傍邊哼了句,問道:徵東,你看我這唱得如何?
對戲曲,前世沒有印象,在楊興的記憶中,過去也只是看了幾個走相串縣的戲院,談不上什麼很深的印象,當即赫赫笑道:阿秀,對這個,正如剛才張小姐說那樣,要名士風流,我一個大老粗,能懂什麼?
鄭秀不幹,旁邊的王瓚緒一看,內心腹議道:我們這個團長,怎麼對女孩子如此著迷。臺上那個孟芸仙,在康定不是打得火熱,怎麼今天來了一個老同學,又來了一個青梅竹馬?
當即笑道:徵東啊,你不是與孟芸仙孟班主有點熟悉嗎?等下讓孟班主評價下,不就得了?
鄭秀一聽,那不是好事,當即要求楊興請孟班主過來坐坐,若是沒事,還可以教教自己唱兩曲。
楊興一聽,連連向王瓚緒使臉色,王瓚緒一看,當即笑道:自己是開玩笑的,當時在康定,只是有幾面之緣?
這無疑增加了鄭秀的興趣,連連央求楊興到後臺去請,最後看到央求無望,竟然拉著張翠翠跑到後臺。
看見二人離開的背影,楊興當即對王瓚緒講明情況,眾人一聽,連連扼腕嘆息。
王銘章一聽,竟然笑道:徵東,失之桑榆,收之東隅。這個孟班主,雖然有名,但還是不如這個鄭小姐實在,鄭小姐天真爛漫,為人真誠可愛啊。
李家鈺連連搖頭道:哎,徵東啊,若是你背棄孟班主,那麼就有點忘恩負義了。但若是這樣,我們也只能為孟班主惋惜了。
第39章 兵變
正端著茶,不知如何應對的時候,突然看見,鄭秀秀張翠翠帶著孟芸仙一起向這邊走來。
看見這一切,內心頗為緊張,端著茶杯的手,竟然有點顫抖。
幽幽的看著楊興,面上擠出一絲笑容道:楊團長,別來無恙,那天的戲,演得真是太好了?
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