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3/4 頁)
鍾,大喬、小喬舞動了八色旗幡。一時之間低沉雄厚的戰神鼓聲,清揚激越的紫金鐘聲,輕輕舞動的八色旗幡,戰場上空回dang著一股玄之又玄的韻味。
就在這時,戰神車上的萬血旗須臾展開,猛烈地抖動起來,絲絲血霧噴薄而出,快地向四周漫延,絲絲縷縷,連綿不絕。以戰神車為中心,方圓數里之地都籠罩上了一層血色。
八部眾將士似是等待以久,壓抑著內心興奮,隨著旗幡、鍾、鼓指引,井然有序地進入血霧之中。
時間不長,鐘鼓齊息,大地突然靜了下來,血霧之中隱約出現了一個龐大陣勢。大陣外形按八卦分佈,並以一定規律在神秘地運轉著。
陣開八門,血霧之中就像是八個張開噬人巨嘴,幽寂深遠,讓人不寒而悚。
大陣上空,血霧翻滾,陣中情形若隱若現,飄忽不定。
九宮八卦大陣內分八宮,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Qisuu點陣基就是皇甫劍坐鎮的戰神車、萬血旗,又集先天八卦之勢佈置而成,八宮八門變幻莫測,一入陣中,生死不由人。
八宮分由八部將鎮守,皇甫劍端坐戰神車上,坐鎮中宮。
八部眾各歸其位,分守八宮。馬、金君率領的兩千親衛營衛戍在戰神車兩側。
戰神車緩緩向前移動,血霧籠罩之中的九宮八卦陣也跟著向前,迎向正洶湧而來的益州軍。遠遠看去就象是一片移動的影子,不過這片影子是血色的,讓人不由生出一股懼意。
這場戰爭在皇甫劍擺出九宮八卦大陣的時候就已經結束。
皇甫嵩率領的五萬益州軍逐漸被大陣吞沒,除了不時傳出陣陣悚人的慘叫聲之外,就連廝殺的聲音也很少出現。五萬益州軍就象是五萬沒頭的蒼蠅一樣在九宮八卦大陣中1uan竄,不時遭受一輪又一輪箭雨的射殺,遭受一陣又一陣鐵騎的轟殺。
太陽偏西的時候,大陣中再也沒有一點聲息,皇甫劍撤掉了大陣。
五丈原前面的那片空地,橫七豎八地排了一層又一層屍體,鮮紅的血比萬血旗散出來的血霧要濃千倍萬倍,血氣沖天而起,就是一些寒鴉也不敢靠近
三天之後,皇甫劍率領八部眾到達了散關。
大散關亦稱散關,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這裡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jiao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皇甫劍到達散關的時候,散關已經重回到了大武國將士手中。
原來趙雲所部大軍是在夜間到達散關的,到了之後,趙雲並沒有急於攻關,而是讓蠻王孟獲與駐守關中的蠻兵取得了聯絡。在南蠻王孟獲的命令下,駐守在散頭中的南蠻兵開關投降。趙雲不費一兵一卒,重奪散關。
自此,從陣倉山進入關中的益州軍迴路徹底被斷。
皇甫劍命令八部將擅守大將“門神”李堪率領一萬大軍駐守散關之後,率領大軍渡過渭水,向陣倉城附近的益州大軍進bī。皇甫劍一路之上高推進,攻無不克,所到之處留守的益州軍稍作抵抗,不是戰死就是投降。
陳倉前方一座依山傍水的小鎮,益州軍的大本營就設在了這裡。
這次益州軍可謂是傾巢而出,但真正的主攻方向還是主攻陳倉的這一路。除了盧植率領的五萬大軍之外,劉焉本人也率領十萬大軍緊跟在後面,中間還有蠻王孟獲表妹祝融率領的五萬蠻兵助陣,可謂是聲勢浩大,大有一舉而奪關中之勢。
劉焉心懷天下,野心勃勃,在黃巾之1uan後就開始厲兵秣馬,朝夕準備著。他也想學高祖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奪關中,再現劉漢風光。
可惜劉焉不是劉邦,更不是韓信,皇甫劍也不是項羽。
在得知皇甫劍出現在中原戰場之後,劉焉料定關中兵力空虛,又無皇甫劍坐鎮,蓄勢已久的劉焉毅然決定兵出漢中。他萬想不到皇甫劍會在極短的時間裡平息了中原戰事,想不到蠻王孟獲的子午谷偷襲會被皇甫劍提早識破,想不到皇甫嵩的五萬大軍竟然是如此不堪一擊,想不到散關已被大武國奪下。
劉焉還在做著他的net秋大夢,卻不知已被皇甫劍大軍斷了後路。
“轟隆隆”的馬蹄聲震天動地,劉焉中軍大營都在馬蹄聲中顫抖。
“敵襲!敵襲!”益州軍恐懼地叫喊著。
益州軍將士不知道為什麼大武**隊會出現在他們的屁股後面,為什麼大武**隊會殺到了這裡。前面盧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