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心裡不是那麼緊張了。各家公司都在暗中準備,大公司、小公司都在採取緊急應對措施,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大家都明白,一場生死大戰已經迫在眉睫!現在市場非常“平靜”,原本存在的公司之間的一些競爭也停了下來,不知道是哪方先停了下來,反正大家都進行了業務收縮,靜觀市場的演變。有人在估算著對手能夠支撐多久,有人在暗中祈禱這場大戰不要持續的太久,甚至有公司還想趁著“好時光”把公司出手算了,只是沒有一家公司敢在這時候撿這種便宜,就連仙女也忍耐了下來。各家公司對這場大戰前的甜點各自小心翼翼,實力不很強的公司自保都信心不足,哪裡再敢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實力比較強的公司也是顧慮重重,想接手,又怕連自己也賠進去,得不償失;實力強勁的幾家大公司有心接手,可又怕別人不答應,雖然大家的一個意圖就是借仙女之機進行行業重整,但還是不想過早揹負這個不好名聲,擔心成為眾矢之的,何況重新洗牌過後,這些小公司肯定會更便宜,出錢會更少,為何不再忍一忍呢!
仙女公司對行業大戰,可以說是深有體會的,一點兒也不敢放鬆,而這暴風雨來的不早不晚,使得大家更確信這純粹是對著他們而來的。各種資料顯示,戰火很快就要燃起,雖然不能確定準確的日期;人人都知道,這場大戰不來則已,來了就是狂風暴雨,很可能摧毀一切,於是他們小心翼翼的等待著!市場競爭的關鍵是技術、公司的凝聚力和資金,技術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公司凝聚力也不是仙女公司所能掌握的,唯有資金才是他們能夠做主的。對於這隨之而來的市場競爭,胡家已經統一了意見,“不怕打,不怕久,不怕爛”,只要能夠把人打疼就行。如果華元公司支援不住了,或者是公司散了,也不怕,只要基本人才留住就沒有問題,即使是輸了,也不必灰心喪氣;這個統一的意見,大大減輕了楊華的壓力。或許是家庭因素的影響,她對朱文俊並不是非常的放心,至少沒有當初對林詠琪那樣放心,可是現在總不能再給他找一個女人吧,好像新材料業界也沒有合適的女強人,也就只好接受了這個“勉強的現實”。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仙女公司有口難言,心中非常不是滋味,大家知道仙女公司的實力很強,可是現在公司也沒有錢呀,現在的這些錢還都是以前大家看不起的西星公司轉過來的,除此之外公司什麼都沒有了,這不是讓他們很為難,尤其是很沒有面子麼!仙女公司感到委屈,他們僅僅是想進入這個行業而已,也沒有一定要成為不讓人家活的公司,為什麼對他們戒備心這麼強呢?仙女在社會上的名聲也並不差呀!
仙女公司感到委屈,委屈他們的老總又不在,在這關鍵時候,胡星宇還在學校上課,只是偶爾回公司看一下。北京大學也有新材料研究所,並且有不少研究人員,這些人對他們的這個校友也充滿了好奇,“這可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接近仙女的機會”。胡星宇突然想到接觸這些校友可能得到的好處來了,聽說學校的科研實力相當強勁,其中的一個重點研究方向就是新材料的研發和利用,當然更有不少研究生在裡面打白工,甚至還有不少博士生呢,而且好像聽說從新材料研究所出去的人還創辦了不少科技公司呢,而且據說規模還相當可觀呢,那麼何不趁這個機會拜訪呢?接到“學生”拜訪請求的研究所主任不由得苦笑起來,想不到仙女老總親自“挖人才”來了,平時根本就難以請到這樣的大人物,這個人對他們的邀請從來不理不睬,今天竟然主動登門拜訪了,這可真是稀客,可是又感到有點兒無可奈何,想拒絕又不能拒絕。其實胡星宇也是一時興起,感到有點好奇才想到來拜訪的,對於研究所主任奇怪的反應,他倒是沒有在意,畢竟他的動機是非常“純潔”的。研究所的科研實力非常雄厚,人員相當多,有些人認得這個仙女老總,也知道市場的近況,相當然的以為某人是來挖掘人才的,自然就有人賣力的表現;整個研究所都為這個訊息震動起來,這讓某人頗感尷尬,沒想到又被人誤解了,可是這也促成了他的某種想法。
面對大家的好奇,胡星宇當機立斷,表示如果仙女公司撐過了這一關,就“肯定從研究所引進技術人員”,只要仙女公司“在這次競爭中沒有倒下”,那麼“仙女公司就將投資北大新材料研究所”,雙方達成了技術支援和人才支援的口頭合作意向。這兩個保證很快就引起了許多人的興奮,仙女怎麼會撐不過這一關呢?這就是說,將來他們可能會到仙女公司工作了,那就是說,北大將可能得到這個大財主的財政支援了,這可是研究所的一件大事。雖然已經有不少公司支援北大新材料研究所了,但是能夠得到這個傳奇公司的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