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2/4 頁)
了,破產的破產,倒閉的倒閉,總之是不能在生存下去;就是能源公司也有不少支撐不下去。幹不下去了,就只好等著人家來收購、兼併,然後是重組,一般來說,一個公司再爛,既然存在了就有存在的理由,只要價格合理,自然就有公司樂意做這個強者。仙女也曾經去湊過幾次熱鬧,但是大型能源公司不是他們能碰得動的,人家要資金有資金,要技術有技術,要人力有人力,甚至要政策都有政策支援。大多數破產的公司,都是在經營上出了問題,並不是單單透過投入資金就能解決得了的,像仙女這樣的公司,只能收購經營環境比較好的,不能收購經營有問題的,所以他們跟的也就根本不起勁兒,有時候乾脆是去湊熱鬧。對於那些根本就沒人要了的公司,他們更是躲得比誰都遠,人家根本就摸不著仙女公司的影子,於是能源界給仙女送了個綽號“不沾邊”。因為仙女勉強湊數的幾次收購談判,第二輪談判才僅僅進入過一次,其餘的第一輪都過不去,業界還會對仙女有興趣麼。原本對仙女進入能源行業頗有戒心的公司漸漸的放下心來,當然,也有一些“白操心”的公司;這仙女也不介意,至於那些倒閉的生物科技公司,仙女根本就不予理睬,說不進入就不進入,雖然從二十五年秋天,又投入巨資一別家公司的名義秘密建立了一家生物科技研究所,但是仙女總部從來沒有表露過任何對生物科技行業有興趣的意思。雖然也有專家認為仙女絕對不會就此而止,雖然也有評論認為仙女是“潛在的敵人”,但是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在人們認為的所有應該有所行動的機會都浪費了的時候,仙女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於是,各行各業都逐漸對仙女放下了戒心!
自從收到那篇論文之後,仙女公司就更加沉寂下來了,彷彿真的被一個還沒有出茅蘆的小夥子給說服了一樣,一心認定忍耐之後才是大發展。其實,人們對仙女的沉寂一點也不感到奇怪,仙女公司自建立之後,一年沉寂,兩年爆發,之後又來了個五年蟄伏,再接著就是連續長達八年的曠世投資,所以人們有理由相信,仙女公司將會再次爆發。其實,仙女是有苦自己吃,卻又說不出來,樹大招風,業界形象不良,冤家對頭特別多,是她的重要特點。仙女的資本雄厚,每年純收入將近370個億,加上從子公司提取上來的利潤,隨便砸到哪兒都會起一個大坑,這在以前倒不會惹人怨恨,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呢,因為有錢的人家太多了。
經過幾十年的迅猛發展,中國早已從一個資本淨輸入國,變成了一個資本淨輸出國,33年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80萬億人民幣,摺合美元達到了16萬億,雖然實力還比不上美國和歐盟,但也是世界的第三大經濟體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使得社會上積累了大量的閒餘資金,這些資金要尋找出路,自然就有人想發這個財,於是大大小小的投資公司應運而生。隨便在一個大城市查一查,就能看到許多起著形形色色、各種各樣名字的投資公司;一不小心,就會撞上一個能夠運營數十億元資金的投資公司,而許多公司也願意和這些投資公司合作,雙方各有所求,互相從對方那裡得到安慰。小的投資公司如小蝦米一樣的到處都是,大規模的投資公司也有上百家,其中擁有數百億資金以上的也有幾十家,在這種情況下,仙女公司還能到處結緣麼?小規模投資專案,他們不屑於競爭,大的頭專案,雖說二十幾家大型投資公司聯合起來,仙女也不懼怕,可是有那麼多的選擇餘地,往往使得仙女公司成為最不受歡迎的一家。大家都知道仙女公司很強,強的連骨頭都能吃進去,而且一旦吞下去,都能把人家來骨頭都給消化掉了,何況仙女的冤家對手又太多了,能不招惹儘量不招惹,別撈不到甜頭還落得一身臊。於是,仙女公司就只好休養生息了,不管被迫還是主動,從25年之後,仙女公司就退出了資本投資領域,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潛伏期,而人們也漸漸忘記了仙女的巨大財力。當然,仙女的影響還是無處不在,隨便在大街上看到一個人,如果認真一點兒的話,就能發現那個人的衣服是仙女投資的公司生產出來的,這是很容易從機率論中得出來的,將近75%的市場佔有率,那不是十個人中,就有至少7個人穿著仙女的衣服麼,就是同一個人身上的衣服而言,也是極有可能是仙女旗下的公司做出來的。再者,大街上的隨便一個螺絲冒,也有可能是仙女做出來的,超過市場60%的佔有率,能不是仙女的麼,何況這個螺絲帽質量還這麼好,躺在這地上真是可惜了,所以,人們還是忘不了仙女。
當然,高階市場的商家們更加忘不了仙女,仙女生產的電子產品早已是市場上暢銷貨了,種類已經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