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3/4 頁)
藥,具體到空戰上就是導彈的數量對比,在沒有導彈的情況下擊敗敵人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相對而言,他們擁有的導彈數量和敵機的數量比例為410比140,幾乎達到了3比1,遠遠高於北線的96比50。其二,他們的兵力比較龐大,一共有六個飛行團,戰機多達72架,而對手雖然也有140,但是比例還不到2比1。當然,他們的劣勢更為明顯,除了個別飛行團之外,大多數飛行團在戰績上遠遠比不上北線的兩個,或者說他們也很優秀,但是海航二師戰績最優秀的飛行團如今並不是他們,這是不爭的事實。另外,他們面對的敵人兵力也龐大的多,至少有140架敵機,數量幾乎為北線的三倍,巨大的兵力優勢自然會顯示出巨大的威力。
整體上中方佔據數量上的劣勢,雖然擁有單機質量優勢,在戰術上也佔據著一定的優勢,但是空戰的結果依然不容樂觀。在空戰中,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佔據兵力優勢的一方擊敗佔據劣勢的另一方,這不管在北線還是在南線,都是絕對的硬道理,再優秀的飛行員也不能在面對多個敵人的同時還能擊落敵人,所以必須創造區域性的優勢環境。這一點,在南線的中國空軍形勢比較好一些,雖然對方數量龐大,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敵機都能展開戰鬥,沒有戰鬥位置照樣不能發揮作用,在許多區域性區域上,中方都成功的製造了相對數量優勢,可是聯軍戰機畢竟也是先進戰機,飛行員也是久經訓練的優秀飛行員,雙方呈現了膠著狀態!首先取得突破的是第二梯隊的飛行團,他們面對的敵人以馬來西亞空軍為主,馬來西亞有不少中國產的出口型戰鬥機,甚至連機載導彈都是中國研製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馬來西亞人都認為中國欺騙了他們,把低劣戰機當作先進戰機出售給他們。其實,這也怨不得他們,泰國灣空戰中,他們就損失了大量的中國產戰鬥機,這一次更是被大批的擊落;原本他們並不想使用這些戰鬥機的,但是戰機數量不足,只好忍痛拿來讓中國人當“靶子”打!雖然中方在區域性取得了優勢,但是整體上還是被壓著打,戰場不斷地向南移動,逐漸深入到大海深處,大批的敵我雙方戰機被擊落,一些來不及躲避或者來不及撤退以及過於突出的戰機被擊落!
當北線戰鬥結束的時候,對陣的南線雙方均損失慘重,16架中國戰機被擊落,另有8架被迫提前返航,整個戰線上僅剩下4個飛行團在苦苦支撐;而聯軍方面也損失慘重,至少被擊落了40架,大約還有一半的戰機被迫提前退出,從140多架下降到了80多架,如果算上抽調出的10架戰機,戰場上雙方的數字對比為48比70。情況似乎對中方有利,可實際上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不少戰機僅僅剩下一枚導彈,甚至全部加起來,也不能保證把對方全部擊落,更何況許多戰績突出的飛行員已經被擊落或者被迫返航,整個南線機群有崩潰的危險!同樣的,聯軍也進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巨大的傷亡讓指揮官們心驚膽顫,敵人的頑強完全超乎了想象,戰機損失比例太大,中方似乎逐漸佔據了優勢,繼續戰鬥下去,很有可能會導致全軍覆沒;可是如果進一步擠壓對手,很有可能徹底擊潰敵人,徹底消滅中方的航空兵力,於是進入了艱苦的對抗時期。而這時候,9架中方“生力軍”,尤其是從惡戰中殺出來的優秀戰機,就成為雙方勝負的“關鍵手”,聯軍的前線指揮官自然知道北線己方戰機的實力,幾乎全部為優秀飛行員,幾乎是更高的數量對比優勢,而南線的聯軍飛行員也知道戰友們的實力,可就是那樣的戰友,幾乎被對方全殲整個南線的聯軍戰場士氣迅速下降,軍心不穩而軍心不穩的結果就是數架戰機被對手趁機擊落!
林永康一行9架戰機,並沒有立即投入戰鬥,而是首先獵殺了4架撞上槍口的泰國戰機,這些重傷的戰機根本不是氣勢如虹的殺手們的對手,搶佔位置,全部用格鬥彈把對方送下了大海,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周折,然後追上大部隊,一起向聯軍發起衝擊。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南線的聯軍開始全線撤退,一邊互相掩護,一邊撤退,在丟掉了至少16架之後,接受了戰敗的最終結果,而中方也識趣的沒有追擊。整個北部戰區戰鬥至此全部結束,經過將近20分鐘的激烈較量,海航二師取得了攔截和空中比斗的最終勝利,整個入侵的聯軍機群,轟炸機幾乎全部被擊毀,戰鬥機群除了68架完好無損的返回基地之外,一共損失了182架,其中142架被擊落;而參戰的中國戰鬥機,僅僅損失了31架,其中16架被擊落,雙方的損失比例為182比31,幾乎為6比1,被擊落比為142比16,幾乎達到了9比1!
正文 第一4八節 在越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