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的蒐集和核對上,那時候,正是諮詢部人員實力最集中的時期,而老總又親自提供了不少雖然來路不明但是非常可信的資料。總之,仙女獲得了大量的紡織行業的資料,策劃部為此進行了累年的分析,現在已經有了結論了。
策劃部認為,如果佔據了中國50%以上的市場,就可以使中國紡織品價位上漲2元錢以上,而佔據60%以上市場,則能上漲2。5元以上,不過之後,將會受到許多負面的影響。以每家公司35%的股份計算,若想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需要投資630億元左右,而想要達到60%,則需要投資750億元。如果想要把股份上升到40%的高度,則需要分別投入資金720億元和864億元,合共四種方案的利潤率份分別為前者低於後者,又以股份35%時的獲益率最大,為21/400單位,也就是說,當公司以此進行投資時,中國的紡織品每100元錢的利潤,就有16。75元錢屬於他們,而仙女公司可以拿到每百件衣服的250元錢“超額利潤”中的39。375元,而她需要做的就是投入750億元人民幣。經過比較理想化的數字分析,仙女公司試圖在上百家公司中,選擇比較有實力和有特點的幾十家進行投資。這些公司既有國有公司,還有民營公司,更有私人公司,分佈在全國各地,同時這些公司在當地都有相當大的影響,總資產達到了幾千億元人民幣,當然這些公司又各有不少債務,大都是在揹著銀行討生活。
規劃是規劃,評測是評測,可是要真的進行投資,又有不少的困難。首先,對漢陽鋼鐵公司作出怎樣的回答,就是一個麻煩的問題,而同時進行幾十家公司談判,又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些談判拖得越久,問題就可能會越多,變數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究竟是集中解決好,還是分散解決好,大家莫衷一是。按照現有人力,只能最多同時展開6家公司的談判,即使是這樣,人手也太緊張,一旦談判人員全部派出去,那麼公司裡連個接待的外聯部人員都沒有了,很容易給人仙女又在進行大動作的感覺。策劃部和外聯部都無話可說,這個問題有點太麻煩,他們不好作決定,於是大家一齊把目光投向了老總。
看著所有與會的人員都把目光轉向了自己,胡星宇只有苦笑,最終還得靠他的“大智慧”來趟過這一關了。他畢竟是個頭兒,他可以不管公司的具體運作,但是不能在這樣的問題上沒了主意,不能讓公司沒了銳氣,任何的決定都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而他不管做出怎樣的決定,都會產生這個決定的影響,都會帶領公司走過一段自己的路。他有些遲疑,因為公司正在左右為難,為他本人,為公司的面臨的形勢,也為公司的未來。
漢陽鋼鐵公司之所以成為問題,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願意或者不願意繼續投資鋼鐵公司,在他本人,既有願意的一面,也又不願意的一面,不管如何,他已經建立起來了世界上最大的鋼鐵集團,雖然這個集團比較鬆散,但是已經超過了塔克集團了,有這樣的成績他已經滿足了,認為自己對中國鋼鐵業的責任也已經盡到了。可是,他知道有些人不希望他就此罷手,漢陽鋼鐵公司能夠在這時候找上仙女,除了受到仙女系鋼鐵集團的壓力和塔科集團等鋼鐵公司的壓力外,還受到了某些部門的壓力,使得他們在僅僅半年後就再次要求重開談判,而這個壓力也同樣施加在了仙女公司身上,仙女只是一個勢單力薄的商業公司,不可能抗得住那些壓力的!所以,仙女必須回應漢陽方面的請求。同時,他也知道,仙女公司的紡織業談判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開始一段時間的談判還能瞞得住業界的視聽,但是後期肯定要被曝光的,一旦曝光了,形勢如何發展就不是他們能夠掌握得了的了,有了鋼鐵業的前車之鑑,誰知道會出現什麼變數呢!漢陽方面不得不繼續談判,而紡織公司的事情又必須妥善處理,這使得他也非常為難,舉棋不定。
既然大家在都看著他,那麼他就必須給大家一個交待,於是,決定先由呂文瑞帶領韓雲鵬配上葉英偉趕赴漢陽談判,一方面解決漢陽的問題,另一方面試一試延期談判的效果。仙女公司太有錢了,但是不能讓人當仙女是冤大頭,任何公司要麼接受仙女的合理條件,要麼接受仙女的“盤剝”,要麼永遠不要與仙女公司合作。但是見到公司的某些人還是不動不聲的,他只好把外聯部的工作做了指派,包括外聯部部長在內,一共分出6波,分7批人同時外出談判;王晶和陶健民他們吃驚的看著他,這些人當然知道老闆在上次談判時的表現,這次看到老闆親自出馬而不帶副手,僅帶一名諮詢部的資深幹事,這讓他們感到非常的吃驚和佩服。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