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和家庭比事業更重要,只要能得到女人們的歡心,讓她們知道自己對她們的感情,放棄任何事情,他都在所不惜。如今看到女人們為此而擔心的樣子,讓他更加不忍心讓她們受到傷害,所以,他很快就不再憂慮了。一家人重新和和氣氣,融洽如昔。
退了休的胡星宇,想回老家看看,也想帶個女人一起回去。他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家裡的親朋好友以及鄰居們都不知道他的近況,多年不見了,如果自己帶個女人回家,他們會更加高興,更加放心吧。這個提議一出口,一家人都沉默下來,這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不管是誰,她們都曾經帶著丈夫兒女一起回家看過,但是她們都沒有去過丈夫的家鄉。但是這是一個比較為難的選擇,究竟讓誰陪他回去呢?最後,大家一致推舉景文,理由有三條,“大姐是醫生,照顧爸爸媽媽方便些”,“大姐是大姐嘛”,“她不去誰去”,結果,景文就和他一起回了老家。
胡星宇的老家是在農村,位於一個比較有名的盆地的的邊緣地帶,是個半丘陵的地區。多年來,這個地區經濟一直停滯不前,至少他這個外出多年的遊子看不出任何新的跡象來,但是人們的生活還算殷實,年輕人大都出去了,留在家裡的大多是老人和女人。大家對這個早年的學子名人都非常熱情,不管他現在混的如何,他都是他們這一帶走出農村的人,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他如今在家鄉是小有名氣的人了,在早先的時候,他就是走出農村的較早的一批,自然是鄰里著名了,而如今他的堂兄弟們都因為他的資助而進行創業,在家鄉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勢力強大的姓氏,大家自然記著了他的功勞,更是讓他在家鄉名聲遠揚。景文也隨著丈夫受到鄉親們的熱贊,大家對她的端莊秀麗齊聲稱讚,一致誇獎某人娶了個“好媳婦”,讓景文聽了心裡是又害羞又歡喜,這可是丈夫的鄉親們對自己的誇讚,是大家對她作為胡家兒媳婦的認同。
胡家本族人也都來看望這個出外遊蕩多年的兄弟,堂兄弟們十幾個,連嫂子們也都來了十來個,都來看望這個據說是發了財的兄弟。大家都知道這個早年就走出去的兄弟發了財,為此大家還受到過他的資助;這在家鄉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如今他們大都經營起了買賣,生活變得富足起來,至少一個個的開起了名牌轎車,生活比其他鄉鄰們舒心的多,所以大家對這個幫助過他們的兄弟由衷的感謝。他們並不介意他沒有帶回一絲禮物,這次能看到他的媳婦就是送給大家的最好的禮物;“出門在外的人不容易,能有個貼心人照顧是必要的”。但是嫂子們一致責怪他結婚了“為何不告訴家裡一聲”,說什麼怎麼也應該去給他“捧捧場”,害得他趕忙用一百句假話來解釋,讓景文都有些吃驚起來,原來這個男人說假話可以說得這麼“好”!胡星宇是不由得不說假話,對著這些個嫂子們,他可是一點都不敢馬虎,別人不能問的東西,她們全不在乎,尤其是幾個已經步入中年的老嫂子們。
胡家現在可謂是人才濟濟,他這一輩堂兄弟十幾個,侄子輩們進入成年的也有好幾個,這些人大都在自家創辦的公司裡工作;他們的訊息相對靈通一些,當然也聽說過某個人的事情,雖然不敢確認謠傳的那個人就是他們的這個叔叔,卻也一個個得對其敬佩不已。不過,所有人都沒有提及這方面的問題,在他們看來,只要這個流浪多年的人知道回來就行了,只要知道這裡是他的老家就行了,其他的,該來的總會要來,不該來的,又何必去強求呢!
在整個春節期間,胡星宇都帶著景文去拜訪他的多年沒有走動的親戚,他的姑姑,姨娘,以及表兄弟們,一家一家的去拜訪,以及一家家的讓他們看到他“已經娶了媳婦”,這也是他回來的最主要的目的。一個人不能忘本,不管他多麼有錢,不管他多麼有名氣,都要記得他的老家的親人們;這些人無不對他有著深切的情誼,多年來,一直對他照顧有加,一直對他在外的生活擔心,一直為他的婚事操心。樸實的親人們,不在乎他的生活有多麼好,不在乎他的社會地位有多麼高,只在乎他能娶到一個好媳婦,他能夠一生平安,他們已經滿足了。聽到一家家發自肺腑的言語,景文感動起來,或許他們應該早一點而回來的,應該早點兒回來看望他們的!
胡星宇的父母親也為他們的兒子感到自豪,這個曾經讓他們操透了心的兒子,如今終於穩定下來了,如今終於可以讓他們放心了。幾年來,兩位老人受到族人鄉鄰們的尊重,受到他們的照顧,這一點,一方面出自親族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兒子對族人幫助而使他們心存感激的結果,不管怎麼說,這個上了16年學,讓他們又操了多年心的流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