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四方公司幾乎同樣傳奇的公司進入人們的認識裡,並被冠以“四方公司第二”的稱謂。這次經歷股市風波的公司是江淮集團公司,據統計,它的公司股票經歷了和四方公司幾乎同樣的傳奇經歷,股票從低價位5元錢上漲到14元,公司在證監會的監督下將股票一分為二後,依然上漲強勁,大量莊家爭相挺進,股票瘋狂上漲,一直漲到20元錢的高位,只好以1:2。5的配股方案壓低股價,但好像發酵的麵糰一樣,短短的半個月,股價又上漲到21元錢每股,這個價位,這種態勢,驚嚇住了許多人,也使得許多人狂喜,不少人感到心滿意足,但更多的人認為“這還只是開始”,誰知這時,突然有人把手中的大量股票拋售,拋售價為20元左右。
這突然的一拋,就像德軍坦克撕開了法軍中部防線使得英法聯軍一路潰敗一樣,江淮集團公司的股票就像雪崩一樣的下滑,一個交易日就暴跌了60個百分點,然後停盤,開盤後又下降了40個百分點,然後又下降了45%,第四天還是跌停,下降了35%,這才止住了跌勢,第五天公司股票下降了5%,這才使得股民能夠大量逃離,然而這時候的活動已不足以影響本就跌到警戒線以下的股票價格了;因此股票並未出現加大下滑的趨勢,戲劇性的是,下午股票還略有回升,但股民已經被嚇破了膽,再也不敢留戀了,紛紛撤離。只是有個別資金進入的跡象,結果是公司股票大部被江淮集團公司回購,小部分繼續被個別股民持有,但股價已經極低了,即使經過小幅回升,也只是在2元錢左右了。
西星公司還沒有上市的資格,也沒有資金用於股市投資,但與一些機會公司一樣,還是從這次股票實踐中得到了極大的好處。從1月10上午開始,就有多個電話直接打進了王照雲的外聯部,甚至直接打到了王照雲的辦公桌上,這些都是樓主或者樓主的代表,一開始,王照雲他們還在疑惑,但是將近中午的時候,他們就完全明白了。公司馬上決定先拖著那些傢伙,並命令外聯部停止手上現有的一切工作,全力備戰,他們清楚,這還只是第一批接觸者,以後將會有更多的人來求自己。果然,從下午開始,一直到第二天,第三天甚至到10天以後,都有大量的電話來詢問公司“還要不要樓房了”,並還都加了一句“我們的房子地段好,升值潛力大”,王照雲他們是照接不誤,有多少要多少。緊接著聯絡市土地局、市建委,請求合作,給予方便。實際上這一段時間,外聯部沒怎麼練兵,但也沒有閒著,淨想著怎麼同市政部門搞好關係了,因此合作極為順利,合同協議一起籤,不僅買下了爛尾樓,往往連樓邊的一些土地的使用開發協議也簽了下來。過了1月20日,還不到10天,就簽下來12筆合同,在談的還有十幾家,其中就有一筆已經談攏,為此,西星公司還向銀行緊急貸款10億人民幣,作為備用籌備資金,充實公司實力。訊息當然是不脛而走,很快就有6家合同簽署完畢,加上先前談攏的一些,公司已共收購了19棟爛尾樓,成為名副其實的爛尾樓大戶。這樣引起的轟動就大了,再加上西星公司傳出去的內部爭吵訊息,更使得其他的爛尾樓主們膽顫心驚。
從西星公司傳出來的訊息說,公司資金已經不多了,加上貸款,才有12億人民幣,公司出現兩種意見,一種說是暫緩接手新的爛尾樓,把這些資金投放到已收購的爛尾樓的開發上;另一種意見則是繼續收購,資金不足部分可以用銀行抵押貸款。兩種聲音的勢力不上相下,後來雖說是後一種意見佔了主流,但是作為折中意見,不再進行更大規模的收購是肯定了的。這一下,倒是又嚇壞了不少人,還在討價還價的樓主,趕忙急著脫手,原來還想穩一穩的樓主也頻頻打電話過來,說是有生意要談。傳說中主張儘量收購的外聯部部長王照雲照談不誤,不僅又接手了原來談判的5家,還與其他幾家進行了“堅苦”談判。(19棟樓房,5億/棟,3+0棟;3億/棟,5+2棟;2億/棟,2+3棟;0。5億/棟,2+2棟,和共19棟,共耗資48億元)
“王先生,您也知道,公司現在反對意見很大,我個人雖然極力主張擴大收購面,可是已經又收購了5家,公司賬面資金不多了,個人壓力太大了。公司已經很照顧我們部門了,我也不能夠拖公司後腿,你看,您的價位是不是再降一降,不然,我也不好意思向上報!”王照雲擠出了他的同情的鱷魚眼淚,為難的對對方說,還交心的告訴對方“收購那5棟樓房,實際上沒有用到10億元,才8。5個億,就這,老總還拖拖拉拉的,說是再也不能簽了,快沒錢了。”(1。7億/棟)
姓王的樓主一聽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