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說也奇怪,南京到徐州的飛機是經常飛的,可是這一次卻迷失了方向,沿途找不到徐州。一直飛到黃河邊,駕駛員才發現飛過了,急忙回頭,一直弄到12時前後還未找到徐州。駕駛員發出警報說:“再過一小時找不到的話,油就完了。”正在緊急關頭,左側方發現燈光,飛機轉身而去,就是徐州。降落後已經近1點多鐘了。我當時這樣想:“真是天要滅蔣”,情況這樣吃緊,飛機又誤了幾個鐘頭。
到徐州後,得知情況如下:蔣介石的命令頭一天(10日)晚上已到,但徐州“剿總”並未實施,理由是:(一)邱兵團被二野牽制,無法東調;(二)十六兵團11日晚始可到達徐州市以南之三堡附近;(三)黃百韜兵團渡運河橋時損失甚重,碾莊糧彈兩缺,攻既不可能,守亦成問題;(四)李彌兵團榮譽師之一部掩護第七兵團後退到曹八集,9日晚被解放軍消滅,現解放軍已在不老河以南曹八集、薛家湖一帶佔領陣地;(五)不老河北岸解放軍有大部隊集中,對徐州壓力極大;(六)黃維之十二兵團現到達阜陽附近,因之無法抽調兵力解黃兵團之圍。昨晚黃百韜電話尚通,今日(11日)起電話不通,僅有無線電可聯絡。
這時徐州總部非常混亂,劉峙、李樹正對解放軍的作戰企圖並無全面分析判斷,只是被各方面的情況所迷惑,束手無策。我這時對於情況也極模糊,一時無法作具體判斷和決心處置。看到“剿總”的一份“敵我態勢圖”,除徐州東南褚蘭、八義集間尚無情況發現外,其他外圍解放軍已重重包圍牽制,要抽調某一方的兵力解黃百韜之圍,誠屬不易;加以“剿總”的情報機構腐朽,除直接收集第一線部隊的情報外,並未收集直接的戰略情報。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線部隊長總是誇大他當面的敵情,而使高階指揮官無從正確判斷。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蔣軍這時恰恰相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而蔣軍之所以全軍覆沒,固然是由於它本身腐朽,指揮機構無能,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則是蔣軍喪盡民心。
在淮海戰役之始,徐州附近人民對於蔣軍實行了嚴密封鎖,蔣軍的特務只能派出,無法返回。徐州四周密佈的特務電臺完全失了作用,甚至有許多地區人民以虛報實,或以實報虛,迷惑蔣軍。如豐縣、黃口間僅有解放軍二、三野之一部,而蔣軍從人民方面得來的情報是二野主力;又如二野主力已先到渦、蒙地區阻擊黃維兵團,而蔣軍得來的情報則是這方面沒有解放軍的野戰軍。劉峙及其參謀長每天罵黃維行動遲緩,按兵不進。
我考慮很久之後,覺得解放軍總有主次之分,絕不會到處都是主力,於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一)華東解放軍目前還不是直接攻徐州,而是集中主力(實際不到一半)先消滅黃百韜,以有力之一部打援(實際是一半以上兵力);(二)徐州以西黃口亙九里山以北至不老河北岸之解放軍,只有極少之一部,甚至是游擊隊,用以牽制蔣軍,因之可以大膽抽調兵力,以解黃兵團之圍。
我作了以上判斷之後,劉峙、李樹正很懷疑,仍然不敢抽調邱兵團。這時我與邱清泉通電話後,瞭解黃口附近之解放軍主力有南移模樣,但尚未證實。米文和師已失聯絡,情況不明。根據這一情況,一面令邱清泉迅速搜尋清楚二野行動,一面判斷二野主力可能南下阻止黃維兵團北進。
根據以上判斷,我提出兩個方案如下:
第一案:以黃百韜兵團堅守碾莊圩一週至十天,以十三 兵團守備徐州,以七十二軍為總預備隊,以第二兵團、十六 兵團會合十二兵團先擊破二野六個縱隊,然後回師東向,擊破三野以解黃百韜之圍。
理由:這一案蔣軍可從現有態勢迅速攻擊,並可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將近十個軍,計:邱兵團三個半軍,黃維兵團四個軍,孫元良兵團兩個軍),以擊破二野六個縱隊。但此案能否實施,關鍵在於黃百韜是否可以堅守一定時期。
第二案:以十六兵團守備徐州,以二兵團、十三兵團之全力解黃百韜兵團之圍,同時令十二兵團向徐州急進,以七 十二軍為總預備隊。
理由:這一案可以安定黃百韜部心理,穩紮穩打,徐州不受威脅。但如黃維兵團被二野牽制,不能及時到達徐州以東參加戰鬥,則感擊破三野之兵力不足。
我的第一案提出後,劉峙、李樹正堅決反對,認為黃百韜決不能久守,坐視黃百韜被吃,太冒險。而且這時對二野情況尚未完全明瞭,如果二野主力不在渦、蒙附近,西路撲空,東路黃兵團被殲,簡直鬧成笑話。我對二野情況也不明,萬一撲空,黃百韜又被吃,蔣介石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