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連天,預料孫兵團已在實行突圍。即同邱研究,如何補救孫兵團遺留下的漏洞。邱說:“將二兵團預備隊調來填防。”同時又說:“如果孫元良開啟一條路,我們也跟著後面走。”晚上9、10點間,我到陳官莊去,先後得到第五軍的報告說:“孫兵團從右翼西北方面突圍的僅有少數部隊;其餘大部分從西南第五軍正面出去,即被解放軍繳械,一時陣地內外亂打,形成混戰狀態。”
7日,十六兵團參謀長張益熙跑回來對我說:“十六兵團在突圍前根本未偵察突圍路線,也未打突破口,到黃昏後即將重武器破壞,希望鑽空子出去和靠第五軍打出去,不料第五軍未突圍。我同孫元良乘吉普車一出火線,即遭敵人機槍掃射,大家滾下車,失了聯絡。現在還有許多官兵在第五軍後方,請示處置辦法。”我即令其收容到多少編多少。以後共收容1萬多人,臨時編為一個師,歸七十二軍指揮。事後知道,十六兵團在解放軍天羅地網下突圍,除孫元良個人隻身化裝逃走外,部隊大部被殲。軍長鬍臨聰、汪匣鋒等將領均被俘這個兵團就是在我的張惶失措之下糊里糊塗完蛋的。
孫兵團在7日突圍失敗,邱、李兩兵團在調整部隊後仍向解放軍攻擊。由於解放軍的阻擊陣地不斷加強、戰鬥意志堅定,加以蔣軍士氣日益低落,雖經各級指揮嚴厲督戰,屢攻屢挫,徒增傷亡,毫無進展。同時解放軍對東、西、北三 方面,尤以對兩兵團結合部攻擊比較激烈,掩護陣地外圍據點大多被解放軍攻破,李彌因失守陣地槍斃一團長。當晚我決定再調整部署,令各兵團多抽調預備隊以策應解放軍的攻擊,同時改變全面攻擊為重點攻擊,即集中炮兵、戰車掩護一個軍突擊一日,攻下若干村落,以作絕望的掙扎。
8日,首先以重炮、坦克支援七十四軍,攻擊劉集附近的一個村落,邱維達親自指揮,經過激烈的爭奪戰,將該村佔領。邱清泉認為邱維達有辦法,繼續攻擊前進還有希望,再令攻擊,但毫無進展。
9日,以炮兵坦克支援七十軍在陳官莊以南攻擊,經過一 日的激烈爭奪戰,由於解放軍沉著狙擊,每次衝到陣地附近,皆被消滅。蔣軍攻擊失敗後,戰車、步兵互相埋怨,內部矛盾重重,鬧得一塌糊塗。同時李兵團官兵認為該兵團老擔任掩護,被動挨打。還有,攻擊部隊每佔領一個村落,尚可挖老百姓的糧吃,而掩護部隊則吃不到,因此意見甚多,並認為我不公道,有私心。我瞭解這一情況後,與邱、李商定,兩兵團齊頭並進攻擊,即將第二兵團青龍集陣地移交十三兵團,十三兵團李石林附近之掩護陣地移交第二兵團,這樣各兵團自己掩護自己打,以免互相矛盾,發生意見。
10日調整部署後,當晚解放軍全線發動攻擊,各軍與軍之間,尤以兩兵團的結合部受解放軍的攻擊最為猛烈。是晚第五軍四十六師師長陳輔漢受傷,李彌兵團青龍集外圍據點被解放軍攻佔,各兵團與各軍作了垂死的掙扎,以預備隊增援反覆衝擊,始將陣地穩定。此後一連五日,都在捱打情勢之下一再作垂死反攻,不僅毫無進展,反使包圍圈逐漸縮校在這期間,我曾於7日前後電蔣介石建議:“現各兵團重重被圍,攻擊進展遲緩,以現有兵力絕對無望解黃兵團之圍。
而各兵團之存亡關係國家的存亡,鈞座既策定與匪決戰之決策,應即從西安、武漢等地抽調大軍,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力量與匪決戰。”過了一天,蔣覆電說:“現無兵可增,望弟不要再幻想增兵。應迅速督率各兵團攻擊前進,以解黃兵團之圍”。同時在這期間,劉峙也曾乘飛機親到陳官莊上空說:委員長命令:請你趕快指揮邱、李兩兵團攻擊前進,以解黃兵團之圍。”我也曾一再嚴令邱、李兩兵團以各種戰法攻擊,但因糧彈缺乏,士氣低落,下級官兵厭戰情緒日增,不管任何辦法,對解放軍的攻擊都歸無效。
16日,我仍在督促各兵團攻擊之際,忽然接到劉峙來電說:“黃維兵團昨晚突圍,李延年兵團撤回淮河南岸。貴部今後行動聽委員長指示。”我接到這個惡耗後,心中完全涼了,覺得蔣介石的指揮簡直糟糕透了,為什麼不令雙方同時突圍,那樣還有一線生機(這時陳官莊以西解放軍甚少)。而蔣只是顧小失大,只顧黃維不顧這兩個兵團。現在黃維一突圍,解放軍全部加到這裡,還有什麼辦法呢?決心令兩兵團加強工事,持久固守,以待局勢的發展。我再電蔣介石力陳利害,請集中兵力與解放軍決戰(大意如7日電),我決率兩兵團堅守到底。17日蔣介石覆電:“望吾弟萬勿單獨行動,明日派員飛京面授機宜。”我派指揮部參謀長舒適存於18日飛京受命。同時得劉峙覆電:“黃兵團突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