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個訊息在網上出現後沒有幾分鐘,安北區人民法院就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傳達關於劉大建的問題,院長也是很簡短的講了講,沒有比網上透露出更多的資訊,只是著重強調了組織紀律,要求全院同志不要到處去傳播,更不許妄自猜測和妄加評論。
開完會回來,鄭平就把電腦掛在了滾動新聞頁面,他想,也許網上一會兒就有更詳細的報道出來的。他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麼對劉大建的事情這麼上心。對於劉大建,鄭平不是很熟悉,只是知道劉大建以前當過區法院的刑庭庭長、副院長、院長,當過區委政法委書記和區委副書記,在整個安北區政法系統德高望重,口碑很好,法院的好多幹部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但鄭平跟他並沒有什麼直接的交往,他到法院的時候,劉大建已經是安北區委副書記了。鄭平跟劉大建的關係,僅限於開會的時候在主席臺上望見過他,聆聽過他文才飛揚熱情洋溢的講話。說心裡話,鄭平對這位劉主任的印象是很不錯的,從同志們對他的議論中,從他的講話中,感覺他是一位有氣魄有能力的領導幹部。可是,就是這樣的領導,說出事就出事了,鄭平感到心裡十分失落,還有幾分說不清的鬱悶。
鄭平說不清楚到底自己為什麼如此關心這位出了事的領導,他也搞不懂自己到底還想知道關於劉大建的什麼情況,有點莫名其妙,有點鬼使神差。他兩隻眼睛緊盯著電腦螢幕,一刻也不想挪開。但是,電腦裡滾動新聞頁面儘管每隔一分鐘就自動重新整理一次,卻再也沒有出現關於劉大建的任何報道,也沒有其他什麼能引起他閱讀興趣的東西。鄭平突然顯得很無聊。今天下午沒有庭開,胡家輝庭長也沒有給他安排什麼活幹,他就這樣百無聊賴地一直坐在電腦前,心裡顯得空落落的。他看了一眼扔在辦公桌上的手機,已經4點半了,要下班了。他從網上下了線,正準備關電腦,桌上的手機突然嘀地響了一聲,有人發了簡訊來。他忙拿過手機開啟來看,原來是天氣預報。
今天傍晚到夜裡,本市西南部地區有小雨,還有微風。鄭平正低頭翻看著天氣預報,民庭的黃二林在門口招呼他,說下班了,讓他趕緊一起坐班車。他們都住在城西的華苑小區裡,是區法院的家屬區。所不同的是,黃二林住的是院裡分給他自己的房子,是家。而鄭平是和另外兩個一起分來的學生共享一個三居室,是集體宿舍。鄭平口裡答應著,急忙把電腦關了,跑下了樓。等他跑到了班車門口,往裡一探頭,車裡座位已經坐滿了。黃二林在後排招呼他過去,讓他和他們一塊擠擠。鄭平擺了擺手,說算了,我回去也沒什麼急事,正好隨便走走,去坐地鐵,也算鍛鍊鍛鍊身體。說著,他不顧車裡人善意的招呼聲,徑直走出了法院的大門。
安北區法院的大門外面是一個面積可觀的廣場,廣場上有草坪,有噴泉,有閱報欄,還有供行人休息坐的石椅石凳。週末或者晚上,這裡就成為了市民娛樂的活動場所,老年人在這裡扭秧歌,孩子們在這裡放風箏或滑旱冰,年輕人坐在草坪上卿卿我我談情說愛。區法院的這個辦公區還是劉大建當政法委書記的時候建的,雖然已經過去好多年了,但還是顯得那麼時尚和壯觀,是安北區的一個地標性建築,也堪稱京津市一景,讓其他地方法院的同志都羨慕得不得了。鄭平聽院裡老一點的同志說,當年為了法院這個建設專案,劉大建還流傳下來了一段“舌戰群官”的故事。在討論法院新辦公區專案的區委常委會上,有相當一部分領導都表示反對,說區財政不富裕,而法院的專案預算太高,有點鋪張浪費,沒有必要,建議壓縮預算。那麼多常委就劉大建一個人在會上據理力爭,爭得是面紅耳赤。他說,一個地方法院的大樓建得好不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個地方的法制建設水平高不高,反映了這個地方黨委政府的法制觀念強不強。他還說,法院蓋大樓,不是給法院自己用的,是給所有打官司的老百姓用的。據說,當時劉大建還質問表示反對意見的幾個常委:“你們能保證自己這一輩子不上法院嗎?不打官司嗎?不上審判臺嗎?反正我是不能保證。”弄得那幾個常委都有些下不來臺。其實具體當時會議上是個什麼情況,法院的同志也不可能知道得這麼詳細,這些都是後來你傳我我傳你演繹過來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法院的建設專案批了。法院的審判樓和辦公大樓建好後沒有兩年,已經升任區委副書記的劉大建又為法院爭取了一大筆建設資金,專門在法院大門外建了這麼大一個廣場,取名曰“市民法制廣場”。廣場的建設正好響應了劉大建主任在常委會上的論述,是建給老百姓的,是建給全體市民的,不是建給法院自己用的。後來的幾任院長都常講,法院的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