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我發現,斯大林以他的權力、記憶力和智慧彷彿使每個人都感到壓抑、誠惶誠恐到他那兒去的人感到自己比本人的實際價值更渺小”
我想,科瓦廖夫的觀察是很有意思的,它有助於更深刻地認識斯大林的智力、感情和意志。對各種檔案以及在斯大林那兒舉行的各種會議的分析表明,就是在戰爭時期也只有為數極少的人膽敢同他爭論,維護自己的觀點。他確實用自己的權力壓制了所有的人。我再說一遍,幸好戰爭時期在斯大林身邊有一些傑出的將領,他們有能力提出、而且是巧妙地提出往往為斯大林所採納並得到他讚許的種種建議。
如果拿出戰爭爆發後的頭半年中的任何一天來看一下最高統帥的工作時間,那麼他在辦公室裡、在辦公桌旁一天要度過,像我已經說過的那樣,16至18小時。不過,說句公道話,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乾的。很大一部分時間用於軍事問題。而波斯克列貝舍夫居然還能找到“空檔”,使斯大林不僅接見了負責國家事務的具體部門的各個政治局委員,而且接見了人民委員、設計師,甚至是大工廠的廠長。斯大林並不是很快就適應了最高統帥的角色的。戰爭的最初幾個月裡,他常常糾纏在一些名符其實的“雞毛蒜皮”的事情上:他插手地雷和步槍的分配問題,就派遣平民去挖反坦克壕溝發出指示,審查新聞局的訊息稿。例如,大本營發給空軍的一份檔案送到譯電科,在那裡被擱置了8小時15分鐘。斯大林得知後,下令立即草擬一份國防人民委員的命令,宣佈對伊萬諾夫上校和克拉斯諾夫上尉加以懲處,他們倆被開除出總參謀部。斯大林在簽署這份命令時,還寫了一個批示:
華西列夫斯基及日加列夫兩同志:
請總參謀部作戰部長及空軍司令員——各自就自己所屬——整頓一下譯電工作。
約·斯大林
1941年8月25日純紝矠
這件事發生在可怕而炎熱的8月份,而當時各個戰場上正在決定不知多麼重要的問題!這是多年來形成的習慣在支配著斯大林:一切問題都要親自抓、親自解決。一個人代替大家來做決定。戰場上的現實本身很快就會校正最高統帥的工作程式、風格和方法。
第二部第八章 殘酷的歲月(4)
斯大林逐漸捲進了戰爭的殘酷節奏,不過暫時多半還只是作為批准或否決總參謀部建議的人。他始終試圖找到能夠影響局勢的某些新槓桿。所以他簽署了關於加強空軍反坦克作戰的指示。在聽取了關於新兵得不到武器的報告之後,斯大林堅持由大本營就這個問題給各部隊發出一份專門指示:
應向現役部隊全體指揮員、政工人員及士兵講清楚,在戰場上丟失武器是最嚴重的違背軍人誓詞,犯這類過失的人應受戰時法律懲處。應增加編制內的武器收集隊的人數,並責成其負責收集戰場上遺留的所有武器純紞矠
還應當指出,戰爭的最初幾個月內,斯大林的許多建議都帶有國內戰爭時期的味道。例如,1941年9月,在同布瓊尼用“博多機”談過話之後,斯大林突然對騎兵表現出特殊的興趣。這時總參謀部正在起草大本營關於戰爭頭兩個月的教訓的檔案,這份檔案預定發給各方面軍和集團軍司令員。檔案幾乎已經準備好了。斯大林讀過之後,基本上同意,但命令再加一段:
第4,我軍對騎兵的作用估計尚嫌不足。按各戰場目前形勢,敵軍後方延伸數百公里,而且穿過森林地帶,根本不能保證不受到我方的大規模破壞,紅軍騎兵對敵軍綿延的後方實施奇襲對瓦解德軍的指揮和供應能夠起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將現今在前線及火線前方遊蕩的我騎兵部隊投入敵人後方,敵人就會陷於困境,而我軍受到的壓力就會大為減輕。大本營認為,為對敵軍後方進行奇襲,只需幾十個殲擊型的輕騎兵師,每師3000人,攜帶少量輜重而無需龐大的後勤工作純紟矠
這個想法似乎不無道理,然而這實際上是試圖回到國內戰爭的經驗,甚至是回到遙遠的1812年衛國戰爭的經驗上去。斯大林對軍事科學的瞭解只有普通認識、單純健全思維的水平,卻想為我國由於他的失誤和希特勒的奸詐而陷入的險境尋找出路。在古典式摔跤裡,類似的險境是指一個運動員使對手處於“搭橋”的姿勢,而力圖把他的雙肩壓到地毯上。如果做到了,就算獲勝。1941年的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斯大林都在“搭橋”。當然不是他本人,而是我們的國家、人民和軍隊。不過由於他習慣於代表他們,所以也可以說是他被希特勒置於這種對他來說極不習慣的狀態。國家的命運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