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卡時,斯大林還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他是後來才懂得這一切的。何況在革命以前,很少有誰會去仔細端詳斯大林。斯大林相貌並不感人,說話聲音很低,態度溫和,無論是誰也看不出這是未來的獨裁者。
在巴庫、庫塔伊西和梯弗里斯的工作表明柯巴的組織能力不錯。但是早在當時,一些目光敏銳的地下工作者就已發現,斯大林把黨組織看作是實現這些或那些決定的機構和機器。布林什維克阿·薩·葉努基澤、普·阿·賈帕裡澤和斯·格·邵武勉在工人中間都比朱加施維裡有名氣。朱加施維裡在馬克思主義修養和地下工作經驗方面並不比他們遜色,但在個人聲望方面卻明顯落後於這些公認的外高加索領袖。當時他還沒有一個機構(後來才有)堅持不懈地為他樹立這種聲望。
斯大林的流放生活行將結束。羅曼諾夫王朝的末日也將來臨。當時只有少數人能夠預測到,存在了多少世紀的專制制度大廈過不了一年即將倒塌,它將成為新與舊、革命與保守這兩種原則進行激烈鬥爭的場所。在這場鬥爭中,有一個人——在俄國,人們對他的正面和側面暫時還很不熟悉的一個人,也將起到自己的作用。
第一部第一章 武裝起義(1)
列寧到來之後,斯大林的作用開始變得更明確了:他經常執行黨的領導委託的各項任務。斯大林在幕後活動,很少在革命群眾中露面。對於擔任保密問題方面的領導,同各委員會建立聯絡,處理準備武裝起義各階段的日常事務,他倒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在歷史的螢幕上,還看不見他的並不高大的形象。
6月3日至24日召開的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央執行委員會並非布林什維克的機構。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成員中有孟什維克123人(包括16名候補委員),社會革命黨人119人(包括18名候補委員),而布林什維克僅57人(包括22名候補委員)純紥矠。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成員除了列寧、捷爾任斯基、加米涅夫、波德沃伊斯基、邵武勉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布林什維克,還有斯大林。代表大會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都是妥協性的。在7月和平遊行示威遭到臨時政府鎮壓之後這一點上表現得特別明顯。情況很清楚,透過和平途徑來實現社會主義革命是不行了。後來列寧寫道:“我們黨履行了自己義不容辭的義務,在7月4日那天和義憤填膺的群眾走在一起,竭力使他們的運動,使他們的行動具有和平的和有組織的性質。因為在7月4日還有可能使政權和平地轉歸蘇維埃。”純紦矠然而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的領導人與調動士兵去鎮壓和平遊行示威的臨時政府相勾結,他們已經“滾到了可憎的反革命泥潭的深底”。兩個政權同時並存的局面結束了。準備社會主義革命的新階段來到了。
斯大林受中央委員會的委託同其他幾個同志一起安排列寧轉入地下。有一段時間列寧住在阿利盧耶夫的家裡。7月初,在這裡舉行了黨中央委員會會議,除了列寧、諾根、奧爾忠尼啟則、斯塔索娃以及其他一些同志,斯大林也出席了會議。會上就如何對待當局要求“出庭受審”的問題展開了爭論。大家都知道列寧在這次會議前曾經表示:“一旦政府釋出逮捕我的命令而這一命令又經中央執行委員會批准,我就到中央執行委員會指定的逮捕地點去。”紕紛矠對這個問題意見很不一致。起初許多人表示贊成出庭受審,不過中央執行委員會本身要作出明確的保證。但是米·伊·李伯爾和尼·安·阿尼西莫夫(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孟什維克)聲稱“他們不能作任何保證”。當報刊對列寧和布林什維克黨的其他領導人進行惡毒攻擊時,情況就逐漸明朗了,反動勢力正在策劃對領袖的迫害。經過長時間地討論,大家說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拒絕出庭受審並且離開彼得格勒紕紜矠暫時隱藏起來。起初斯大林的立場並不明確,但後來他堅決反對出庭受審。斯大林用他那特有的果斷口吻明確地說:
“士官生不可能把人押送到監獄。在路上就要打死。必須把列寧同志可靠地掩護起來”
這些話可以找到很多根據。原國家杜馬成員B·H·波洛夫佐夫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一個被派去泰里約基逮捕列寧的軍官問他:
“‘這位先生應該怎麼抓,是抓活的還是大卸幾塊都行?’
“我笑著對他說,凡是被緝捕的人總要設法脫逃的”
斯大林負責把列寧護送到安全地點。毫無疑問,這是考慮到斯大林搞地下工作的經驗。在幾個可靠的人的幫助下週密地考慮和擬定了列寧撤離彼得格勒的計劃。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