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4 頁)
十天以後,在上海大廈十三層樓,市委統戰部召開一個小會,陳毅得悉,也趕來參加了。
與會者記得,這一天的陳毅,完全沒有往日談笑風生的興致。他眉頭緊鎖,講話的時候既不坐也不站著,而是在會議室那頭不停地走過來,走過去。
“現在群眾牢騷很多啊!說:‘國民黨雖壞,還有碗飯吃,共產黨樣樣都好,就是沒有飯吃。’這種現象,和我們進上海時萬人空巷一片歡聲的情況是完全不同了!”陳毅過走邊說,憂心忡忡。他講到,連日來,工廠商店還是一家接一家地停業倒閉,失業工人一批又一批地找到勞動局,向政府要工作,要飯吃。”
陳毅連日召開工商座談會,上海各行各業具有代表性的大老闆都應邀參加。陳毅請了譚震林代表華東局出席。
這可是一次“最踴躍訴苦”的會。開會畢,陳毅問譚震林有何觀感,譚震林笑著說:“看來他們的叫苦還是有組織的咧!——不過,他們提出的具體困難,像代紡代織,必要的停工解僱,特別是改善稅收,我們應當考慮。”
陳毅很贊同。他把這些情況如實寫在3月28日發給中央的第二個報告裡。
上海的稅收情況確實令人驚訝。
三月份,上海因為要補足欠稅,稅額增加到五千億元。但奇怪的是,在經濟如此困難的情況下,稅款竟收了五千八百億,超額百分之十六完成任務!對此,有人喜,認為成績巨大;有人憂,擔心“殺雞取蛋”。而稅務局長本人,則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
“資本家就是蠟燭,不點不亮。”稅務局長毫不隱蔽自己的觀點。“既然他們鑽‘自報實繳’的空子逃稅漏稅,我就查他們的帳,出了問題,抓住了就重重地罰!”
有人提出異議:“這樣做,不合乎政策。”
稅務局長滿不在乎:“什麼政策不政策,任務就是政策,稅收任務不完成可不行。把資本家搞光了,又有什麼了不得?
把他們廠子拿過來,也不過是早點晚點的事”
“啪”!陳毅拍案而起了:“不許你這樣胡說八道!你就用這種態度來執行黨的政策嗎?”隔了一會兒,陳毅說:“方才說到‘查帳查罰’的做法,很不對頭。有人反‘右’很勇敢,就是不敢反“左”。括號裡的‘左’,為什麼不可以反對呢?我們黨歷史上,李立三路線和第一次王明路線的‘左’傾,不是使我們黨吃過很大的虧嗎?我認為;只敢反‘右’而不敢反‘左’,並不是一個好的共產黨員!”
四月四日,陳毅給中央發了第三份電報。其中有一番話很耐人尋味:
“上海市第三次各界代表會將於灰(十日)召開。群眾仍然在我們領導下,不會為別人領導去的。”
陳毅在給中央的電報裡繼續如實地“報憂”:三百個廠長經理逃去香港。失業職工人數已即要增加到20萬人,連家屬需要救濟的將超過50萬人。有的人還說什麼:“可惜啊,共產黨喪失了人心!”
如果在十個月以前,解放之初,開這樣一次代表會議,會場上當然會響起一片對共產黨的熱烈歡呼。然而現在,會前就傳出種種流言蜚語,有的人說是“遍地乾柴,一點即燃”;
有的人還說要組織遊行到市府請願;不少好心的朋友為陳毅擔憂。
陳毅倒反而顯得從容不迫。會議臨開幕那天中午,他安坐在辦公桌前揮毫起草,給黨中央、毛澤東寫了第四份電報。
臨上車前,他又讀了一遍,交給秘書發出。這份電報中說:
“多年來的毒到目前已到迸發的時候,其困難和緊張是自然的。我們力爭轉得好一些,力爭痛苦少一些。按你的指示精神去辦,可以辦得下去的。”
原來毛澤東已經對上海的工作作了原則的指示。指示的精神就是要對目前十分緊張的公私關係、勞資關係加以調整,切實貫徹“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方針。
開會了。禮節性的鼓掌之後,大家洗耳恭聽,陳市長將說些什麼——國際國內?華東上海?成績巨大?領導英明?
不,陳毅的武器是說真話,毫不粉飾。
“各階級各階層的痛苦我們要先說,要說得比他們更多,更洞見肺腑。”他事先開過好多個座談會,集中了大量的材料。
他才敢講。他這放開一講,比代表們想說的更多、更完全,更徹底。
那些帶了滿肚子意見來開會的人,受感動了,心平氣順了:
“陳毅比我們講的還透嘛!”
這時候,陳毅再給大家算細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