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1/4 頁)
上不能挪用的高加索防線與烏克蘭駐軍和一直沒被當成軍隊的偽軍,曼施坦因麾下可以動用的全部兵力加起來才30多萬,其中德軍僅有二十幾萬,而且其中大部分兵力還被迫分散出去保護交通線和重要城市,因此當蘇聯的一百多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之後,即使是曼施坦因這位世界頂級的智將也無力抵擋。
雖然曼施坦因抓住蘇軍後勤上的弱點,充分發揮德軍裝甲部隊的優勢,近乎是虎口拔牙地殲滅了蘇軍一部逾10萬人,但終因兵力不足被迫放棄了斯大林格勒及其周邊的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若非曼施坦因當機立斷命令高加索的德軍精銳部隊北上支援、同時將那些僕從軍和偽軍全都丟下當炮灰,南方集團軍群主力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蘇軍的南線大反攻雖然傷亡超過30萬人,但卻成功地奪回斯大林格勒和大片失地,多少恢復了一點蘇聯業已嚴重受損工業實力,同時蘇聯幾近枯竭的人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補充,更重要的是確保了巴庫石油基地與烏拉爾工業區的安全。
而德軍不但失去了之前在南線戰場的取得的巨大優勢,部隊傷亡也多達20餘萬(當然還是沒算偽軍),其中德軍的傷亡超過10萬人,令退回烏克蘭的曼施坦因不斷向柏林發電求援。
烏克蘭一旦有失,侵蘇德軍就有全盤崩潰的危險,可是此時小鬍子也根本沒有半點機動兵力可調了,德國本就人力匱乏,如今又是四面開花,戰線還拉得極長,兵力夠用才是怪事。無奈之下,小鬍子被迫冒險從派到巴爾幹鎮壓鐵托游擊隊的德軍當中抽調出30萬精銳馳援烏克蘭,再加上國內新編成的10萬黨衛軍以及從列寧格勒和莫斯科擠出來南調的10萬德軍,曼施坦因麾下的德軍總數又增加到了80萬人,再加上羅馬尼亞等國的大量僕從軍,則更有120萬之眾,而且作為炮灰的僕從軍數量還在持續增加。。。。。。
獲得了增援的曼施坦因信心大增,很快就對蘇軍發起了凌厲的攻勢。而此時南線的蘇軍正準備再接再厲、一舉奪回糧倉烏克蘭,因而斯大林大膽放權將高加索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主力也調派給朱可夫指揮,令其麾下的總兵力超過了200萬,其中光是野戰部隊就有150萬人,而且兵力還在不斷增加。於是一場二戰歷史上雙方投入兵力最多(雙方累計投入的總兵力合計超過450萬)的大會戰由此爆發。。。。。。(未完待續。。)
第七百九十五章 巴爾幹烽火
ps: 感謝書友“我對本書讀後感”的慷慨打賞^_^
雙方主帥不愧是世界頂級的名帥,指揮上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蘇德兩軍本身的痼疾卻依然沒能得到解決。首先是蘇軍後勤不力、而前線部隊又浪費彈藥的老毛病再次被曼施坦因抓住,在會戰初期不長的時間裡就消滅了超過20萬補給沒跟上的蘇軍,眼看戰爭的天平開始向德軍一方傾斜。
但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下,深知德軍不耐久戰的朱可夫充分利用了蘇軍兵力雄厚的優勢,不再輕易大舉發動進攻,而採取了更加保守的策略,在德軍進攻時依靠工事頑強抵抗,但是德軍一退就立即發動區域性的反擊,特別是火力猛烈而且轉移方便的火箭炮更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結果疲於應付的德軍根本沒法獲得修整的機會,戰鬥力因此不斷下滑。。。。。。
不過即使如此,德軍依靠兵員素質與戰術素養的優勢,在這場大會戰的前兩個月裡依然打出了超過3:1的交換比,蘇軍傷亡人數超過了80萬,其中永久性減員的人數多達40萬以上,而德軍的傷亡卻還不到30萬,即使算上僕從軍也只有60萬左右。即使是蘇軍的主帥朱可夫也忍不住嘆息道,“照這樣打下去的話,恐怕德國人還沒趕出國境,俄羅斯的血就要流光了。。。。。。”
但當這場會戰進入最為慘烈的第三個月後,隨著後備部隊的陸續到位。朱可夫的策略終於漸漸顯出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德軍的攻勢最終只打到了斯大林格勒郊外,就再也沒法繼續了。而斯大林在之前戰局不利時孤注一擲地將蘇中邊境線上所有的正規軍調離、邊防任務全部交給當地民兵後騰出了寶貴的30多萬機動兵力,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後來很多軍事評論家都認為,若非南方集團軍群的黨衛軍部隊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了完全不同於國防軍的吃苦耐勞,以不符合德軍傳統的死纏爛打和更加詭詐多端的計謀耗掉了朱可夫絕大部分的彈藥儲備而迫使其中止攻勢,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的完全崩潰是難以避免的。但即便如此,這場爆發於伏爾加河下游的大會戰依然令德國南方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