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拿下縣城不就是這樣嗎?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軍中赤sè黨員和青年團員的逐漸增加,主力團已經實現了“支部建在連上”,就連基幹民兵裡面也至少建立起了團支部,而且在胡衛東的支援下,都漸漸具備了自我發展的能力。而靠著連戰連勝帶來的巨大威望,胡衛東已經不再需要“特派員”這張虎皮來當大旗了,而大家也都知道了胡衛東其實根本就沒加入組織,但部下與群眾不但沒有因此離心,反而對胡衛東愈加感激,因為他是在根本沒有義務幫助大家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了大家啊!
第十六章 統一思想
胡衛東坦白真相後,軍中一些黨員幹部當即勸其入黨,胡衛東差點就馬上答應了下來,但深思熟慮之後,為了防備目前仍很盛行的王明左傾思想對自己形成掣肘,胡衛東決定還是等將來聯絡上zhōng yāng再提入黨的事也不遲,至於民兵團內部,他倒是並不擔心。。。。。。
由於當初長征開始的時候,掌權的莫斯科派或許是為了“純潔隊伍”,儘量將那些支援偉人正確路線的那些同志留了下來,因此目前留在zhōng yāng蘇區堅持戰鬥的紅軍游擊隊當中,莫斯科派的比例反倒比長征紅軍低得多。再加上胡衛東接納黨團員和老紅軍的時候就注意了甄別,所以民兵團裡雖然黨團員已然不少,但原本影響最大的莫斯科派卻並沒有太大的勢力,偉人的正確思想也因此在胡衛東軍中rì漸深入人心。。。。。。
不過考慮到民兵團內部魚龍混雜,尤其是主力團的兵員大多來自轉化的戰俘,軍隊的凝聚力終究還是存在問題,連戰連勝的時候還好,一旦遇挫,內部的隱患就可能驟然激化。為了增強全軍的凝聚力,胡衛東決定先統一軍隊的思想(注1),他的法寶是後世解放軍的傳統之一“唱歌”,好的軍歌不但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統一大家的思想,而且還能振作士氣和軍心,可謂是一舉兩得,為此他無恥地剽竊了rì後解放軍的軍歌《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結果剛一傳出就因為某些似乎不太合適的歌詞在幹部之中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基層的民兵們卻對其十分喜愛,胡衛東趁機將隊伍裡那些潛在的反對者調離了軍隊,加強了自己對於民兵團的控制力。
不久,胡衛東又故技重施,將在很多黨團員心中極為神聖的《國際歌》也給改了(重要場合還是用原版的,修改是為了便於傳唱。),換上了後世唐朝樂隊改編的歌詞與曲譜,理由是原版的《國際歌》歌詞中有不少歐洲文化背景的詞句,大部分紅軍戰士根本就聽不懂,而且歌詞太長也不便於記憶,同時原版的曲調肅穆有餘而熱血不足,遠不若修改版的搖滾風格那樣令人振奮,很明顯後者更能激發青年的革命熱情。。。。。。
這一次有了前車之鑑,反對的人數少了很多,再加上幾乎九成九的紅軍士兵都更喜愛胡衛東修改過的版本,甚至還有不少人唱著唱著產生了共鳴,想起自己以前的遭遇而失聲痛哭的。眼見眾意難違,那些持有異議的人只得收回了自己的意見,而胡衛東的威望則進一步提高。。。。。。
有了這個基礎,胡衛東終於可以率先在他的部隊裡對紅軍昔rì所犯的各種左傾錯誤進行糾正,由於有歷史上整風運動的經驗教訓作為參考,胡衛東採用了其“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宗旨和“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但對其間所犯的錯誤則極力防範,即使對那些死不認錯的人,胡衛東一般也只是趕出隊伍了事。這種做法或許不那麼安全,卻保護和吸引了大量人才,成為部隊和根據地發展的強勁動力。
以此為切入點,胡衛東不久又對紅軍時期人人聞之sè變的“肅反”開刀了,其實他也知道,雖然歷史上造成了不少冤案,但在當時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這些政治運動卻是必須的,否則不用敵人打來,隊伍內部就崩潰了,錯誤的不是運動本身,而是方式。而胡衛東由於有了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作參考,他又幾乎是白手起家,大可以專門選用那些沒有受過不良影響的人來從事這類工作,再輔之以嚴格的制度約束,將審查、訊問(含羈押)與判決三大權力分屬到政審處、刑訊科以及軍事法庭這三個部門,因而效果立竿見影。這樣雙管齊下之後,受斯大林主義影響而形成的“殘酷鬥爭、無情打擊”錯誤鬥爭方式終**速得到了糾正,併為後來全黨範圍的整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
在學習活動中,全軍指戰員的思想得到了統一,更有一大批先進分子湧現出來,他們按照偉人思想的教導,積極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成長為一個個政治合格、軍事過硬、思想開明的人民戰士,全軍的戰鬥力也因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