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4/4 頁)
是同樣水泥澆築。這在當時是極為少見的建築,雖然只有八層,但佔地面積,和結構,都足以堪稱世界一流,比之當時的四行倉庫都要結實。
柳如寄的確有著相當的商業頭腦,她雖然不知道董庫將飯店健在這個不算鬧市位置是何用意,但她選擇的是服從,並透過運作,直接跟蔣夫人取得了聯絡,並邀請她出席了開幕式。當然,蔣夫人獲得3%的乾股作為回報,同時,上海的一些足夠強大的勢力也分得了1%不等的乾股,讓龍翔依舊保持原有的經營方針,於龍蛇混雜的大上海各方勢力之外。
飯店的選址,董庫心裡總是擔心日軍會按著歷史的軌跡攻進中國腹地,並佔領上海,所以,飯店的選址在四行倉庫比鄰,同樣在蘇州河畔,留作萬一有變,可以作為據點使用。
與柳如寄相比,邵胖的動作則悄無聲息,那些礦產在源源不斷的猶太人抵達後,開始了運轉。不久後,將會有大批的鋼材,礦產進入月牙島,滿足那裡吞噬鋼材的需求。與此同時,坤甸的龐大地下水泥倉庫繼續擴建,以滿足不斷囤積壓縮餅乾的需求。
在此期間,邵胖還建造了兩座地下糧倉,倉儲量堪稱世界之最,源源不斷的從澳大利亞運送糧食進入。
這裡,邵胖的泡麵依舊火爆,就連日本本土也增設了兩家生產廠家,讓資金源源不斷的流入邵胖的賬戶,滿足他龐大的消耗。
月牙島內,經過一個多月的資源掠奪,已經齊聚了超過千名優秀,或者不久之後成名的科學家。他們在見識到自己領域裡的超前構想後,見識到這裡完善的科研體系後,紛紛投入了瘋狂的研究,相信幾個月後,就會有大批成果面世。
這些,都是董庫完善工業體系的基礎。單單哈爾濱的力量遠遠的不夠,他需要有尖端的科技出現,讓他的部隊能夠遠遠領先與世界水平,從而在他站住腳後,由軍工科技轉化為民生,達到真正強國的目的。
至於誰領導,反正他是沒這個想法,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