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4/4 頁)
安排,這會影響到合作的”
“是啊”
趙將軍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我拿了這麼多的東西,卻一點不瞭解他,也是基於這點,沒有質疑他設計的作戰方案”
遠在牡丹江的董庫並不知道他最敬仰的兩名將軍在談論他,並給出了一個猛將的評價,他在看剛剛接到的電文。
電文是消失很久的柳敗城發來的,電文的內容很長。讓幾個專門給董庫服務的學生好一頓忙碌,才校對翻譯結束。
電文的內容講了柳敗城對董庫設計的作戰方案的剖析,並含蓄的指出了門戶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的重要,一旦積雪化淨,日軍會透過江橋源源不斷的增兵,就算他佔領了其餘全境,但失去了咽喉的遏制,他連自己的後勤生產都無法顧及。就算有海島的武器生產,可怎麼運進來?單兵武器,小批次的可以好說,可重武器,坦克、飛機、大炮怎麼運進來?而且戰爭打的是財力、是物資、是人口,沒有龐大的兵源補充,就算手底下都是百戰雄獅。也是會有消耗的,在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下,又能堅持多久?
最關鍵的是提到了軍工,他在海島上的基地已經人才爆滿。不但有幾萬的猶太技術工人,而且擁有超過五萬的學生技術人員,但這些不能為他所用,無法幫助他發展自己的後勤,自己的軍工。
唯一可以解決的就是佔領哈爾濱,利用舊有的工業體系基礎,將海島上的人才輸送回來,想辦法購置車床,新增大型工業裝置,穩固到手的地盤,扛過日軍的反撲後,就可以發展中求突破,跟日軍正面交鋒,這才是徹底趕走日寇的正路子,單靠搶奪日軍的資源,小範圍區域性戰爭可以,卻無法打贏一場國戰。
柳敗城說的雖然含蓄,但其尖銳直指董庫設計方案的漏洞,讓董庫拿著電文陷入了沉思。
的確,之前他有考慮拿下哈爾濱和齊齊哈爾,但卻因手裡的戰鬥力不足,奪下了,連守住都成問題,所以才會找到趙將軍合作,為他分攤壓力,讓他喘過氣來,再透過留下的棋子拿下哈爾濱和齊齊哈爾。而現在日軍還沒有反應過來,拿下哈爾濱和齊齊哈爾正是時候,一旦錯過,再攻打,就算有內應,也要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代價。而自己,顯然沒有在這會看透戰局,想法還是簡單了。
“哎”
董庫輕嘆了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