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2/4 頁)
左右的戰士趴在那裡。旁邊放著滑雪板。他們都帶著呼吸器,清一色的狙擊槍,三十幾個人就沒有別的長武器。
遠處,一隊蘇俄士兵哈著腰,進入了他們的視線。蘇俄士兵不時的舉著望遠鏡,尋找雪地上的目標。向著既定的放行行進。
趴伏的全是鄂倫春族戰士,隊伍裡的排長舉手做了個手勢,低頭瞄準了前面七八百米遠的俄軍,隨之,砰的一聲槍響,一枚子彈飛掠。噗嗤一聲,鑽入了一個俄軍的打退,輕鬆的鑽過,留下一個冒著熱氣的透明窟窿眼。
“在那邊!!”
在這名蘇俄士兵嚎叫著倒下的一刻,所有計程車兵槍口指向了襲擊的位置。他們沒有趴下,而是快速向前奔跑,試圖咬住這個襲擾了他們半個多小時的可惡敵人。
在俄軍動的一刻。砰砰的槍聲中,一個個奔跑的俄軍摔倒在雪地上,身後,留下了點點的落紅。
奔襲的俄軍此時根本不管傷者,拼了命的前奔,試圖咬住敵人,讓其他隊伍趕至,圍爾殲之。
砰砰的槍聲伴隨著他們奔跑不斷的響起,一個個身影倒下中,百米。他們至少被打死打傷上百人,緊接著,不足一分鐘的時間裡,槍聲驟然消失。
望遠鏡裡,俄軍自始至終就沒發現敵人的蹤跡。他們是朝著槍響的位置狂奔的。可惜,除了知道對方襲擊的距離要在五百米以上,已經達到了七八百米的恐怖距離外,就看不到人影。
“又跑了!!”
一名俄軍將冒著熱氣的帽子摔在了雪地上,憤怒的臉通紅。
“膽小鬼!!”
另一名士兵大吼著,端著槍四處尋找。
可這裡除了有趴臥的痕跡外,再就是雪中半露的子彈殼了。
沮喪而憤怒的追兵在找到了趴臥的痕跡,找到了三八大蓋那特殊的子彈殼後,無奈的返回了傷者那裡,進行了包紮,讓其等隨著小隊返回大部隊那裡。
大部隊,距離他們不足兩千米,他們是要機動速度,不可能帶著傷者。
而此時,龐大的行軍隊伍裡,已經有上千的傷者。他們或被攙扶,或一瘸一拐的跟著隊伍,讓行軍的速度大受影響。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襲擾裡,俄軍損失了五百多戰士的生命,傷者一千多,而且大多是傷在大腿的位置,少數是在肚子上。
如此的損傷讓伊諾維奇大為惱火,可是,派出的連級護衛小隊在對方槍響的一刻,能夠活下來一半就不錯了,連追擊的機會都沒有。
他們雖然猜測到了對方在使用白色的衣物作為隱蔽的手段,可惜,卻無法阻止,也無從防禦。
對方的槍支已經得到邊境的報告,他們的步槍很古怪,不像他們莫甘才五發子彈,似乎超過了十發,而且都帶著瞄準鏡,射擊的距離要在五百米以上。
這是饒河的部隊經歷了兩次反衝鋒,在敵人攻擊的過程中觀察到的。這是款新式的步槍,是一款新式的三八大蓋。因為,子彈全是日本造,口徑的。
為此,蘇俄還詢問了日方,得到的答覆那槍並非日本造的時候,有專家指出,這可能是導氣式機械原理製造的步槍,而鏡子,自然是望遠鏡一類的,來增加瞄準距離的。
可惜,知道是一回事,防禦又是另一回事,一個營的兵力在半個多小時裡,連一半都沒剩下,大部分變成了傷者。
最可惡的是這些神出鬼沒的敵人還襲擊運送傷者的小隊,將十幾個護送計程車兵放到,人就消失不見,根本就不戀戰。
想用螞蟻咬死大象的戰略磨沒大軍?
伊諾維奇憤怒至極,但他相信,一個師的兵力就算對方不斷襲擾也擋不住他抵達目的地的機會。
於是,他下令,放棄對正面敵人的追擊,避免被引入陷阱,大部隊直接轉向,奔襲既定目標,放棄向撫遠那支大軍靠攏的方案。
其實,他並非真的放棄了,而是在隊伍末尾留下了一個團,悄悄的向側翼運動。在雪地上,向隊伍的前端包圍而去。
他的意圖極為明顯,那就是利用人數的優勢,將小股的敵人圍住,讓他們失去機動的能力。被圍殲。
可他的動作怎麼能夠瞞得住先遣軍的視線?
雪殼子下,一雙眼睛盯著二三百米外急行軍的蘇俄軍隊,隨之,步話機發出了滴答的聲音,電文,飛向了天空。
襲擾的小隊是以排為單位。每個排都配有步話機,在接到暗哨的彙報後,襲擾右側側翼的鄂倫春族戰士離開了潛伏地點,繞了了個大圈,直接運動到了這支離開大部隊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