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3/4 頁)
‘斯克瓦納諾維奇’求援的內容來看,他們顯然出現了危機,難以突出來,要不不會回到營地固守待援而放棄了騎兵機動的優勢。
“這支騎兵可是精銳,容不得有失!”
‘別列涅夫斯基’說著,下令道:“電令所有騎兵團,除了三岔口的按兵不動,其他四個團緊急馳援!電令依茲別斯克的56團和他前面的43團集結到一起,不用等達列涅夫琴斯克’的76團和31團,先一步馳援,76團和31一團隨後跟上!!”
隨著他的命令,四個騎兵團快速集結,攜帶部分德普機槍,縱馬趕奔救援。
依茲別斯克的56團距離43團僅有十五公里,他們在半個多小時後就匯聚到了一起,一路揚起漫天的雪霧,呼隆隆的向近衛騎兵師被困的位置奔去。
達列涅夫琴斯克’的76團和31團落後20多公里,也就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前後腳,而且76和31團攜帶了超過編制的德普,為的就是在火力上能夠解決沒有炮的缺憾。
山崗上,幾雙眼睛盯著彙集到一起的兩支騎兵,看到他們並列四個縱隊起頭並進,在雪薄的半山腰向被圍困的地點狂奔,其中一人悄悄的返回了山下雪深處的隱蔽雪窯裡,隨之,電文飛向了寒冷的天空。
“嗯?沒有一個個的馳援?兩個團匯聚到一起了?!”
孟昭成拿著電文略一琢摩。大聲下令道:“讓二旅後撤,讓開伏擊地點,撤掉絆馬索,將絆馬索後移五公里一旅的後方,手動控制!!”
“一旅放大口袋。包圍圈讓出五百米距離!!三旅原地不動,等待達列涅夫琴斯克的兩個團!”
隨著命令,一個個滑雪板雪地疾馳,此時,孟昭成除了接收電文,不敢傳送電文下令。雖然不擔心對方破譯,但,對方有可能根據頻繁往來的電文判斷出有伏兵。
依茲別斯克的的騎兵在上午八點跟另一支騎兵會合,他們此時距離被困地點僅有不到50公里,對於雪地上能夠奔跑三十公里開外的戰馬來說,最多倆小時就可趕到。
他們一路暢通無阻。順著崔勇勘察好的雪薄,灌木少,山坡緩的位置直奔被困地點。
這條路不是董庫他們猜測設計的,而是已經被騎兵踩出了大道。二三十米的寬度,積雪已經凍硬,本就雪薄,這樣更加利於戰馬奔跑了。
狂奔了兩個來小時。他們沒有遇到一點的麻煩,而且,在上到山崗上的時候,能夠聽到前方隱隱傳來的炮聲,他們距離被困地點僅有幾公里了!
“動作快!槍上膛!山下集結!!”
隨著一聲聲的喊聲,馬隊中傳來嘁哩喀喳的聲音,隨之,緩步上山的馬隊驟然加速,呼嘯著向下衝去。
七八千人的馬隊,就算四路縱隊。依舊要綿延出去兩三公里開外,這樣的行軍隊伍不利於進攻,所以,到前方集結就非常有必要了。
他們哪裡知道,他們從下了山坡的那一刻。就鑽進了早就撐好的口袋。而集結,也正是孟昭成給這第一隻馳援隊伍準備的快速圍殲的設計方案。他們要衝鋒,就要集結,然後集團衝鋒馳援。
隨著最後一匹戰馬衝下山坡,半山腰雪薄的位置,七八千的戰馬集結成了一個個方陣,做好了衝鋒的準備。
隨著馬隊離開山頂,幾百米外的山背坡一個個人影快速的奔跑,踩著半米多深的積雪迅速合圍,一支支狙擊槍探出了槍口,一支支德普架在了雪地上,隨之,一個個身影順著山坡,藉著樹木的遮擋快速下到絆馬索的位置,將幾十米空缺的繩索扯上,幾分鐘後,撤回了山頂。
前方六七百米外的騎兵並不知道身後的動靜,他們在集結,再讓馬匹略微的休息,準備發起衝鋒。
五分鐘後,在一聲令下,方陣慢慢的移動了起來,一支前哨加快速度度向前奔去,大部隊隨之慢慢的加速,離開了集結地。
前哨領先了五六百米開外,順著山半腰加速前奔,為大部隊探明道路。
就在頭馬狂奔的時候,突然,馬蹄趟住了一根橫在路上的榛柴,隨著,前面幾米遠的位置雪忽然從地面飛起,沒等戰馬和騎兵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呢,狂奔的戰馬突兀的一個前撲,翻滾著,搶起大片的雪霧,將騎兵甩出了老遠。,
馬失前蹄,這在戰馬狂奔中最危險了,不但馬匹有可能傷殘,人也會被摔壞,或者乾脆摔死。
這匹馬失前蹄的戰馬和上面的騎兵比較幸運,他們不會受傷了,因為,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個翻到的身影、馬背,滾糖葫蘆,疊羅漢一般,將他們壓在了身下,受傷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