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狗蛋,一定要在上風頭的山谷內宿營。同時祈禱蘇俄那邊因煙炮而不會有想法。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蘇俄人就算現在進攻,他也只能退避,將要塞讓給他們。那裡可是滿滿的毒氣,三天五天是不會揮發乾淨的。這也是他挑選液體毒氣彈而沒用油性毒氣彈的原因,要是油性的,要塞基本上不用惦記入住了,那可不是十天半拉月能會發乾淨的。
要塞到手,他的心裡踏實了,在天快亮的時候沉沉睡去。
日軍所有高層都不認為要塞能失守,他們在緊張排程中,將兵力向新京集結,他們還惦記著等大軍集結後,要塞的兵力衝擊敵人的後方,來個兩面夾擊,必保可以取得勝利呢。
日軍不動,正好是董庫需要的,在大風的三天裡,哈爾濱被柳敗城打造的跟鐵桶一般,庫存的高射機槍全部架上,到時高炮,讓董庫否定了他的方案。
董庫想起抗美援朝時,自願軍因沒有能力跟老美爭奪制空權,屢遭轟炸,高炮陣地無法護住清川江沿線的運輸線,於是想出用卡車拉著高炮,運動到美機飛臨的地方,機動性強了不少,還擁有突然性,讓偵察機反饋沒有高炮的地方成為美機的噩夢。
柳敗城對這個方案大加讚賞,於是,哈爾濱那些日軍原來的機械和工人派上了用場,一輛輛卡車被掀去大箱,稍加改裝後,將高射炮架了上去,並奢侈的在每一臺卡車上安裝了步話機,設定了特殊明碼呼叫的暗語。
齊齊哈爾那裡得到訊息後,也在建造防禦體系的同時,將高射炮駕到了卡車上,成為了城區流動的高炮陣地。
齊齊哈爾經過三天的時間。南滿抗聯的戰士紛紛頂風冒雪的趕到了,就連趕到哈爾濱的也在這段時間奔赴了齊齊哈爾。
源源不斷的彙集,讓齊齊哈爾的實力空前暴漲,有了足夠的槍支,那些抗聯的戰士全部換上了三八大蓋,加上董庫送給趙將軍的五千條改裝版半自動,還有三百多挺重機槍和輕機槍。加上迫擊炮,和之前董庫給的二十門山炮,別說日軍的兵力集結的還不夠,就算來個十萬八萬的日軍,想跨過齊齊哈爾那也費勁。
日軍現在雖然著急,可大風讓兵力的輸送異常的困難。‘植田謙吉’親自從奉天趕到新京,可也只能望雪興嘆。
至此,大戰似乎沉寂,雙方都在蓄勢,運輸艦雲集大連等港口,部隊、物資源源不斷的向新京挺進。雙方也都在等,等風停。風停後。大戰就會爆發。
大風越刮越烈,在哈爾濱被攻佔後的第四天,達到了入冬以來最大的風勢,北風呼嘯著,將平原無遮擋的積雪全部捲上天空,讓整個黑龍江處於灰濛濛,漫天雪粒的籠罩之下。原本的道路沒有了,溝壑全平。
大風將城牆全部飄死。人都可以順著雪殼子直接上到城牆之上。在幾乎平坦的城區裡行走,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踩到別人家的房頂。
這一刻,什麼進攻,什麼防守,都是沒有衣衣的事情了,在如此的大風中,所有人什麼也做不了。
密山等這些被佔領的城市因大戰併為影響到市民。而且安撫工作到位,貧困的人家領到了糧食、燒柴或者煤炭,讓狂暴的大風沒有凍死一個人。
接到命令轉道直奔虎林的那股援軍一百多公里,用了兩天多。終於趕到了虎林。不過,這些日軍就沒有不帶凍傷的,且路上扔下了不止一千的屍體,在攜帶的糧食即將吃完的時候,他們總算到了目的地,避免了全部凍死在大雪裡的厄運。
只是這戰鬥力卻沒了多少,他們的腳不少已經殘疾,手都腫脹的跟饅頭一樣,握槍是不可能了,只是給虎林的守軍增添了一萬多張嘴而已。
進攻,就算風停,佳木斯、富錦、虎林等地也是不可能了,這麼大的雪,十天八天清理不出來道路,別說人數上不敢冒險,就算有大部隊又用什麼進攻?
在一月六號,大風終於停了。早晨,所有的城市村鎮都是一個動作,那就是開始清理積雪。
哈爾濱等被佔領的城市全員動員,在天亮後,不論新兵老兵,除了執勤的意外,全部費力推開房門,在大雪下摳出通道,露出天光,開始了清理積雪的工作。
一個個巨大的雪堆慢慢的形成,跟交通壕一樣的街道慢慢露了出來。一天的忙碌,整個城區的街道才算暢通。
第二天,出城的道路被挖開,卡車轟鳴著,一車車的將積雪拉出了城區,運到了雪薄的地方。估計三天,整個城區就會露出房屋,露出完整的街道。
齊齊哈爾的防禦體系在這時進入了高速建造的時段,一堆堆的篝火淡然,一個個能蹲下一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