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第3/4 頁)
。也不懷疑是武器公司,武器公司有的是先進武器,沒必要讓他們使用連先遣軍使用的武器都不如的淘汰武器。
而且**還要導火索,這點有點落伍。當時要是有人拔掉雷管,爆炸就不會發生了。
可他們並不知道,爆炸,並不是雷管所致。而是最底下的定時炸彈。還有觸發式的引爆,一旦有人動這些屍體和導火索,立時就會引爆。晚爆炸實際上就是讓那些看到畫面計程車兵活下來,把財物被炸燬的訊息傳遞出去,否則,沒有人在那看著。還間隔了那麼久,一旦有膽大的,拆除了爆炸,那不是全露餡了?
沒有了危機,各國放心之餘,也都放棄了出兵增援租界的打算。先遣軍目前對租界沒有惡意,已經看得出來,所以,他們沒必要製造緊張空氣。
這一夜。所有人都很舒坦,包括董庫,睡的也很舒坦。他要為明天晚上的甦醒做準備。
晚上,黃河岸邊,虎牙戰士和飛虎隊的戰士悄悄的開始了渡河。他們時間緊迫,由於從黑龍江趕來要耽誤時間,他們比劉忠等慢了一天,所以沒有走徐州。而是選擇了渡河。
河岸邊是有日軍防守的,不過這段河岸的防守並非是陣地連綿。因為這裡河岸陡峭,喝水湍急,不利於進攻,所以,才只是設了防禦,但不是非常嚴密。
帶隊的齊樹彬渾身溼漉漉的爬上堤岸。帶著十幾個戰士封鎖了五六百米外的日軍陣地,在耳麥裡下達了全員渡河的命令。
戰士們並非乘坐皮筏子渡河,而是把著皮筏子,上面的五六個戰士把著方向划著水,水裡的戰士泅渡推動皮筏子度過湍急地段。在漆黑的夜裡,快速的搶渡。
三千多人渡河,也不是十分八分的事情,就算他們準備充分,也耗時了三個多小時,在半夜前,全部悄無聲息的渡過了黃河。
顧不上換上乾的衣褲,大部分舟山市溼漉漉的在寒冷中悄悄的抹過了兩個日軍陣地的空隙,在探照燈的照射下,沒有驚動敵人,趕到了預定的幾乎地點,一處山林。
齊樹彬待見到接應的人後,下令就地宿營,休息兩個小時,趁著黎明就要奔襲各自的目標,天亮後混入城裡,做好襲擊的準備。
休息了兩個小時,大家換上了乾衣服,溼衣服也烤乾了。大家隨之分流,奔襲各自的目標。
齊樹彬的目標是濟南,這裡集中著大部分的日軍高階將領,他要親自帶隊在這裡,而且,這裡的火車道掐斷,將會給棗莊等地造成絕對的影響,運輸也會就此癱瘓。
待隊員散去後,齊樹彬帶著隊伍悄悄的摸向了濟南。
此時濟南戒備絕對的森嚴,他們不是防止破壞,而是保證這個陸路的鐵路樞紐通往青島和煙臺的道路不會中斷,確保煤炭和礦石能夠抵達海港。
就連晚點上,火車也是大燈雪亮,在護路的裝甲炮車看護下,呼隆隆的不停歇的趕奔海港,輸送著物資。
趴在溝裡,待車燈消失,齊樹彬抬頭看了眼漆黑的遠處,揮手下令出發。
可就在這時,前方一閃而逝的亮光引起了他的警覺。那是東西反射的光亮。
“有情況。”
他悄聲下令,隨之慢慢的摸向了那個方向。
靠近了二百餘米後,他的視線裡出現了數個日軍的頭盔。那裡,居然有一個小隊在埋伏,而小隊前方,赫然是一座水泥橋。
原來是看大橋的
估算玩潛伏的人數,齊樹彬暗自嘀咕了句。
這些,是橋頭暗堡以外的埋伏,如果順著前面摸向大橋,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已經鑽進了敵人的埋伏,一旦發生交火,立時就會被包圍。
嘿嘿還黃雀呢
齊樹彬暗自好笑,這樣的埋伏對付沒經驗的游擊隊還行,對付他們,只是多添些死人罷了。
揮了揮手,帶著兩名戰士悄悄的退了回去,跟隊伍會匯合,在暗處用地圖找到這座橋的位置,選定了一處河道窄的地方,帶著隊伍讓行奔了過去。
這裡是汴梁河的一座大橋,橋長百十餘米,引橋兩端各有五十餘米,也就是說,大致二百米的橋,是棗莊方向進入濟南最後一座單獨的鐵路橋。
這裡也是齊樹彬要襲擊的位置,這裡炸燬,短時間無法修復,這裡河面寬度不適合架簡易木橋,也無法讓火車透過。
這也是齊樹彬繞道趕奔濟南的原因。他的時間非常緊,只有一天的時間,也就是明天天亮一天的時間。所以,他要儘快掌握襲擊目標的資訊,避免到時候遇到突發事件。
其他趕奔各大城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