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3/4 頁)
蔣得到了董庫一百多門的75高炮,可是,那些日本造的即將淘汰的高炮對付現有的飛機還成,對付零式,那是毫無用處。
這時候,所有人都沒有料到會有大戰即將發生,無論是董庫還是老趙,都趁著日本沒進攻這段時間快速發展自身。老趙有近二十萬支莫甘閒置,在不斷湧入新人口當中,他親自找董庫要了五萬參軍的學生和熱血青年,正夜以繼日的訓練新兵,為董庫說的半年以後發動反擊做著準備。
董庫的坦克和飛機走下生產線預計半年差不多,形成大規模戰鬥力還需要時間,但進攻日本防線問題不大,畢竟董庫單兵的武器要強過日本太多。加上槍榴彈的數來那個雖然在蘇俄那裡不斷消耗,但還是剩下的多,不出意外,夠他進攻日軍用的。
老蔣那裡也同樣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經逼近,他在拿到了董庫給的所有坦克後,將大部分坦克佈置到了江浙,只有少部分落入了閻老西和傅作義手中。倒是火炮,包括二十九軍在內的京津地區和山西的部隊都分到了不少,尤其是步槍,更是有整個師都換上了莫甘。
擁有了這批新槍,老蔣快速的下令讓原本為中正生產子彈的廠子改為生產子彈,為莫甘做好後勤工作。
有了莫甘、德普和蘇制馬克沁,老蔣嫡系部隊大有鳥槍換炮的架勢,只是差的訓練,適應新武器而已。
此時的哈爾濱和齊齊哈爾防線外的日軍頻頻的動作,但老趙和董庫的偵查小隊並沒有看出太多問題,對方只是在做著開化後的土木作業準備,木頭沙袋等在後半夜地面還有凍結的時段,不斷進入防區,讓那裡車水馬龍,似乎,並不打算再進攻了,而是轉入了守勢。
蒙古忙碌的董庫得知日軍的動作後,反倒舒了口長氣。他判斷,火烈鳥無功而返,日本人註定不敢輕易浪費價值不菲的新式飛機,所以,肯定在琢摩怎麼破掉自己的防空,要不,他們的進攻將沒有力度。火炮用處不大,飛機再無功的話,他們會選擇隱忍的。這也正是他需要的,他需要半年的時間,來生產出他的主戰坦克和飛機,還有機動力比較強的自走火炮,還有哈秋莎。
熱河,與日軍比鄰的二十九軍此時腰桿硬了。他們手裡面分到了三百挺德普,十門反坦克炮,和十門105野炮。這份實力加上新添置的三千條莫甘,已經讓他們有點膨脹。
不過話說回來,29軍的戰鬥力本來就不俗,之前對抗日軍之所以失利,實際上就是武器落後的太多,無法跟日本人抗衡,就算用人來擋機槍,炸坦克,那也無法左右戰局不是?
有了反坦克炮,他們的日子會好過的多,至少不會再浴血奮戰而無法給日軍造成太大傷亡了。
可他們並不知道,熱河的日本軍營正在繼續力量,一個大隊一個大隊的零散兵力正在緩慢進駐,數個軍營裡,人數已經超過了原來的幾倍,且還在增加。同時,坦克也在向熱河運動,雖然九七式戰車在董庫那裡就是火炬,但對於老蔣的部隊來說,依舊存在著足夠的威脅。
與這裡相比,董庫的支柱產業坤甸的邵胖那裡卻非常的安穩,並如火如荼。邵胖在那些礦產的工人逐步到位後,已經開始了量產。尤其是石油,他在後世科威特那裡,還有伊拉克附近一共四個油田,且都是在沙漠深處,廠址極為的隱秘,打完井已經出油的鑽井架子全部撤掉了,經過偽裝,看不出這裡實際上是油井。而煉油廠也開工了,只是出來的成油全部進入了地下預先建造好的出油設施裡的大油罐,也就是問德國買的那批油罐鋼板焊接出來的龐然大物。
鐵礦那裡數座冶煉爐也開始了冶煉,相信用不多久,他的鋼鐵數量就可以趕超一般的國家了。那些猶太工人在得到了相應的職業,並住進了工業園區,慢慢的,讓他們把這裡變成了一個小都市,於世界之外。之所以安全,一個廠子的守護裡來那個都要兩萬以上,直徑百十公里範圍內,外人是無法靠近的,畢竟這些地方不是租憑就是購買的,嚴格的來說,已經是私有地盤。
可這些即將實現董庫計劃目標而準備的後手,卻很快讓上位的寺內壽一打破,讓董庫沒機會用到這裡的物資。歷史裡,七七事變並非寺內壽一策劃,當時他也沒參與,可現在軌跡已經有了變化,他將成為侵華的主導者
第309章 無法阻止的事變
時間在緊張的忙碌中快速流逝,董庫那裡緊鑼密鼓的發展工業,開荒屯田,渾然不知道日本人的動作。蘇俄還是一直保持著攻擊,損傷雖然不小,但大鬍子硬是咬牙聚集火炮、坦克不動,就用他們目前數量最大的騎兵進行多點的攻擊,牢牢的將董庫的大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