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立不到四年。從最初只有幾十人的共產主義小組建黨,發展到1927年有了六萬黨員。這個新生的黨,在整個國家政治生活中起了極其重大的作用。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已經走到絕路,和共產黨合作後,才開啟了革命的新局面。
可是,1927
23
胡繩文集3
年因蔣介石和汪精衛的國民黨叛變革命遭到了大失敗。這次失敗使黨受到嚴重損失。但是,我們黨扭轉了這個局面。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的隊伍上井岡山,發展農村根據地,走上一條新的革命道路,其他一些地方的許多同志也紛紛發動農村起義,使革命重新發展起來,形成了幾個較大的革命根據地。第一次轉變,就是指從北伐戰爭的失敗,到農村革命重新大開展。
1931年以後,王明的“左”傾路線統治全黨,使我們黨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遭受嚴重的失敗,遭到巨大損失。毛澤東同志說蘇區百分之九十、白區幾乎百分之百都損失了。被迫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徵。
1935年遵義會議扭轉了局面,革命重新得到發展。紅軍長征到了陝北,抗日運動興起了,1936年發生西安事變,我們黨的力量和中國革命重新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這是第二次大轉變。
在這兩次歷史性大轉變中,當革命遭受挫折、遭受失敗的時候,不但敵人認為我們的失敗無可挽救,黨內也有人發生動搖。背叛黨成為託派的一些人(包括陳獨秀等人)在紅軍長征時說,共產黨根本路線錯了,無產階級政黨怎麼能跑到邊遠的農村去,根本喪失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還說我們黨搞什麼農民游擊戰爭,必然失敗,不可救藥。但是我們黨沒有被困難所壓倒。這兩次失敗都教育了我們的同志,使我們黨更加堅強起來。我們黨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許多傑出人物的領導下,以革命的膽識,堅韌的毅力,正確的戰略戰術,頑強地繼續進行鬥爭,扭轉失敗的形勢,使革命事業獲得新生,重新開創出新的局面。
24
4胡繩文集
歷史不能簡單類推,但從歷史發展中可以看到一些規律性。人們通常說“失敗乃成功之母”。當然,不能說凡是失敗都會變為成功。如果是根本違背歷史潮流的,和人民的利益相違反的事業,失敗就是失敗。如法西斯戰爭的失敗,就是失敗。它的失敗,意味著新的革命力量的興起。我們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革命的事業,正義的事業,對我們來說,失敗確是成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