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使中國幾代人所夢寐以求的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得以實現,從而為中國的進步發展開啟了寬廣的前景。
1949年以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順利地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在社會主義建設取得許多成就的發展過程中,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也犯過許多錯誤。如同在民主革命時期一樣,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在一起,從自己的錯誤經驗中學習,改正自己的錯誤。近八年多來,可以說,中國已經找到了符合於中國國情的、有利於進步發展的正確的途徑。
1949年革命的勝利,使中國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部中國近代歷史證明,最終決定中國命運的是人民的意志,違抗這種意志的任何強大力量都不能不失敗。
但是隻有到1949年以後,人民才從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變為國家的主人。
1949年革命的勝利,使半殖民地的中國成為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飽經民族苦難的中國人民十分珍視獨立自主的原則,維護主權國家所應有的尊嚴,是很自然的。獨立自主的
85
胡繩文集56
原則還有這樣的含意,就是中國問題必須由中國人自己根據本國實際情況來解決,固然可以借鑑外國的經驗,但決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聽命於任何外國或國外的某一個指揮中心。
不實行獨立自主的原則,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不實行這個原則,中國建設的成功也將是不可能的。
從分裂的中國成為統一的中國,是1949年革命勝利的另一重大成果。在中國國土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以人民民主為基礎的統一的局面。
在11年前結束了造成嚴重混亂的“文化大革命”後,已經恢復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這種局面將繼續得到鞏固和發展。
就中國統一的問題來說,大家知道,中國已經分別和英國、葡萄牙之間,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了香港和澳門的問題。
中國將分別於197年7月和199年12月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並將保持這兩個地區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剩下來的還有一個臺灣問題。我們相信,也將能夠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臺灣海峽兩岸的統一問題。
臺灣與中國大陸的統一是中國的內政,但是目前的分裂局面也是歷史上美國政府幹涉中國內政的結果,美國應當也可以發揮其作用,促成中國統一的早日實現。
這不但對中國有利,也對維護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利,因而也是對美國有利的。
1949年產生的新中國,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留下的極端貧窮落後的底子上起步的。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的增進,但是我們的經濟仍然是落後的。使中國臻於富強是幾代中國人的強烈願望,現在我們有可能透過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來實現這個願望。但是
86
66胡繩文集
經驗使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只能一步步前進,過去的錯誤很多是由於急於求成而來的。
從1978年以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已經取得成效,必將繼續執行下去。以健全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為主旨的政治體制改革也要同時進行,因為這對於鞏固安定團結的局面,促進經濟體制改革都是必要的。我們準備透過以後幾代人的努力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
中國所實行的對外政策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與中國國內政策相輔的。我國的外交政策,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下我把中國的對外政策的原則概括地說幾點:第一,中國的長期建設需要有國際和平環境。維護世界和平既是世界各國人民的要求,也完全符合於中國的利益。
60年代,中國領導人錯誤地估計世界戰爭已迫在眼前,但即使在那時候,中國也並不是願意戰爭。中國已經改變了這個估計,認為和平是可以維護的,在和平和穩定的環境下謀求發展是對各國人民最有利的。當然,我們也不認為,維護和平不需要愛好和平的各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持久的努力。中國現在經濟不發達,力量有限,但我們願為維護和平儘自己的力量。對於任何地區發生的威脅和平的局勢,對於任何有利於和平的事業(如裁軍)
,我們都十分關切。我們主張和支援用和平方式來解決任何國際爭端。
第二,中國主張所有國家,不論大小、富窮、強弱都一律平等。任何國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