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1/4 頁)
(這本書是寫太平天國發動前的社會情況以及它如何發動起來的)
,“太平天國的農村政策和城市政策”
,“太平天國的戰爭”
(這主要是軍事史)
,“太平天國和資本主義外國”
,等等。題目甚至更細一點也可以,例如,“太平天國時期的上海”
,“太平天國統治時期的浙江地區”
,等等。
並不一定要求分別寫出來的這些書合起來就是一部太平天國全史。每個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條件選定一個題目。每個作者所寫的是一個區域性,但是他應該是胸有全域性,透過他所寫
526
605胡繩文集
的區域性來表達他對全域性的看法,而又因為所寫的是一個區域性,就有可能比較完全地掌握有關的材料,比較充分地檢閱在有關問題上的已有的各種看法,他也就可以寫得更深一點。因為每個作者都是獨立著書,他們的看法當然可以不完全一致。
如果在各個作者自定題目的前提下,由適當的組織(例如太平天國研究會)稍加調整,儘可能使若干重要的方面都有人寫,又儘可能避免重複,那就更好了。
但也不必勉強求全,不同題目的著作中有部分的重複,也無不可。
我想,如果在三五年間,有若干作者寫出這樣的五六本、七八本、十幾本專題著作來,太平天國的研究就可以大大前進一步了。
信手把由你的來信引起的一些想法寫出來,就作為一次漫談吧。
1982年4月原載《光明日報》1982年4月12日
527
胡繩文集705
從中國近代史中學習什麼
中國近代史就是新中國成立以前110年的歷史,也就是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的歷史。現在很多青年都在學習中國近代史。我們從中國近代史裡學些什麼呢?
第一 認識中國的社會和中國革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毛主席宣佈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使中國開始脫離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我們的國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學習近代史就可以使我們對這個根本變化有一個深刻的瞭解。
近來的報紙幾乎每天都報道外國的首腦人物來訪,他們和我們國家的領導人進行平等的會談。大家看慣了,並不覺得新奇。可是,這樣的事情在中國近代史上卻是沒有的。在舊中國,經常看到的是:日本軍隊打到中國來,英國軍隊打到中國來,美國軍隊打到中國來,法國軍隊打到中國來,沙皇俄國的軍隊打到中國來。
不用說發生戰爭,就是平常時候,中國境內總是駐有外國的軍隊、軍艦。
政治上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就有外國的軍隊在上海、天津等地登陸。帝國主義列強
528
805胡繩文集
國家的政府首腦從來不到中國來訪問、會談。他們是在華盛頓、倫敦、東京過問中國的事情的;至於世界的事情,他們更是從來不問中國當政者的意見。帝國主義國家下三流的官員,一到中國,就成了了不得的人物。中國的反動政府伺候奉迎,唯恐不及。那些帝國主義國家的官員到中國,是以中國的主人的姿態來的。列強駐中國的公使、大使,隨時都可干預中國的內政外交。所以,從我們今天看得很平常的事情中,就可以看到中國的變化。這個變化說明,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屹立於世界各國之林了。
我上小學、中學是在1927年前後。
那時學生們用的鉛筆是從德國來的,叫做雞牌鉛筆。印教科書和其他書報的紙是瑞典來的。用的火柴也是從瑞典或是從日本運來的,所以叫洋火。用的煤油是來自美國、荷蘭的石油公司,所以叫洋油。
此外,洋紗、洋布、洋線、洋釘、洋漆、洋蠟這些詞彙的出現,也都是那種情況的反映。那時,洋貨充斥市場。不但機制品大部分是從外國來的,或者是外國資本在中國辦的工廠生產的,甚至上海人吃的橙子也是美國來的,叫做“花旗蜜橘”。
中國雖然也有民族資本辦的工廠,但是競爭不過帝國主義國家。中國的民族工業奄奄一息,手工業也越來越衰落。
半殖民地,就是半獨立。舊中國形式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沒有獨立的主權,任人宰割。在政治上、經濟上控制和支配中國的是外國帝國主義。
中國國內的反動統治勢力,在對內對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