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就從胡殘暴入手,只有讓羌、百姓認識到自己和中原百姓是一家,同受胡欺壓殘害,這樣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抵制一直跟著石虎走的蒲洪和姚戈仲。但是這個任務任重而道遠,還要繼續努力。還有各地的郡學、縣學今年必須完善,周禮上不是說過君子國士要深習禮、樂、射、騎、書、數六藝,郡學和縣學就要多教授這些東西。我再明確一次,禮以禮節培育品德;樂以音樂陶冶情操;射、騎以射箭騎馬技擊等鍛鍊體格;書以書法文學提高修養;數以算學、雜學明事理。郡學、縣學要以此六藝為根本進行傳授學習。不要怕有人鼓譟,這裡是我的地盤,當然我作主。”曾華大聲嚷嚷道。他心裡有數,現在的儒家還沒有後世那麼強大和頑固,現在的學術反而有點“反正經儒家”的風氣,而且關隴計程車人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餓得差不多了,要是他們敢跟曾華嚷嚷,曾華敢把他們統統餓死。
“現在我們手裡有胡和其他白鬍三萬餘人,該清理一下了,我不喜歡拿糧食養這些人。石閔在東邊殺,我們在西邊殺,不過我們要以理服人,要殺得比他有理有據。”曾華繼續說道。
王猛和車胤等人對胡沒有什麼好感,當即也同意了曾華的提議。
第二日,曾華髮布了討胡令:“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羌、,古之戎人,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其餘華夏民族,或出於炎黃古帝,或出於九黎遺民,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斯土斯民,本為一家。今千年來以夷夏之爭,紛爭於內,血流成河,實為骨肉相殘。故胡人作亂,殘暴百姓,豈非天遣?
羯胡白鬍,或高鼻、深目,或碧眼金髮,源自它處,實屬異族它種。率獸食人,茹毛飲血,無倫無禮,蠻夷之部落爾。慕我華夏文明,移居中原,本當守法度遵德化,卻狼子野心,趁華夏內爭而竊據中原,盜我神器,或視中原夏民為豬豚,或驅邊遠羌為走狗,肆意殘害,腥羶華夏,視華夏子民犬豕牛馬之不若。宗廟瞬息丘墟,生靈流離塗炭,萬民側目,莫可誰何。
今天道迴圈,正義當行,天下奮起,四方猛烈,天下豪雄力戰於腥。因天下者華夏之天下,非胡虜之天下也;衣食者華夏之衣食,非胡虜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華夏之子女民人,非胡虜之子女民人也。
今晉鎮北大將軍曾傳令所屬州郡各整兵馬,羅落境界,巡視哨關。凡高鼻、深目,或碧眼金髮者,一律緝拿,驗明其身,定析其罪,論輕重而懲,但敢稱兵仗者斬!”
然後曾華下令將胡按照部落和原居住地以二、三百人一隊關押在一起,讓他們互相揭發同伴的罪行,反正他們互相之間都比較熟。揭發者算立功一次,如果被別人揭發可免罪一級。但是如果這一隊胡都不願互相揭發,看管的軍士會毫不猶豫地將他們統統活埋了,一個不留。
如此雷霆霹靂手段下,三萬多人的胡、白鬍罪行被一一揭示出來,只有少數千餘人手裡沒有血債。曾華一聲令下,兩五餘胡、白鬍身首異處,屍體被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首級被堆成百餘堆土堆,每堆土堆旁邊都立著一大塊石碑,將這些胡的罪行一一講明,最後一句都是相同的,都是“凡殘害我華夏子民者盡屠於此!”剩餘七千餘胡或罪過較輕,或揭發有功,減罪已經達標,或是婦孺,就被分開按類或送到礦井挖礦,或送到牧場畜牧,全部罰做勞作。
到了三月,正當曾華繼續忙得暈頭轉向的時候,西邊傳來急報,涼州以徵南大將軍沈猛為主帥,王擢為嚮導先鋒,偷渡黃河,攻陷上渠關,左衛將軍徐當領兩廂步軍退守金城(今蘭州西),左將軍、秦州刺史毛穆之會揚武將軍樂常山、廣武將軍魏興國領四廂步軍北上援助,現已兵抵狄道(今甘肅臨洮)。
正文 第六十六章 金城之戰(一)
更新時間:2009…1…7 0:14:41 本章字數:4719
涼張氏進攻秦州隴西是有根源的。當年王擢趁北趙 寧、安西將軍劉寧被圍殲的時候逃出了安定郡,出奔靖遠,從鴿陰渡口出奔涼州。
到了涼州之後,王擢不知找到了什麼門路,靠上了張重華的心腹親信沈猛,狂鼓動沈猛南下攻隴右:“梁州曾氏新得關隴,實屬僥倖,並無半點實力。其根基浮淺,有如沙中築樓。涼王德澤河西,威重隴 右,百姓無不翹首思附,如此天賜良機,何不趁手?大人也好立不世之功,更固上寵。”
沈猛一聽,心裡立即盤算開了。當年北趙石虎不知發了什麼瘋,咬著牙跟西涼卯上了。西涼人民雖然在張重華的“英明領導”下頂住了石虎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保住了張家千里河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