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以及一幫參謀軍官鄭重地點點頭,曾華笑了。仗不能光靠自己一個人打,手下越能幹自己越舒服。
正在曾華等人論戰的時候,魏興國策馬跑了過來,大聲稟報道:“大將軍,我軍前鋒已經在令居城前二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按照現在這個速度,全軍可以在申時到達。”
“好,傳令全軍繼續行軍,務必按時到達前鋒營寨。”曾華下令道。
“是的大將軍!”魏興國大聲應道,然後調轉馬頭向遠處奔去。
看著遠處的隊伍,曾華轉頭問張壽道:“這六萬大軍有四萬軍士是秦、雍州的府兵。雍州府兵我信得過柳夫,不知你們秦州府兵靠不靠得住?”
做為秦州刺史本來不管府兵的事情,因為那是秦州都督徐當的職責。但是徐當這個“烏鴉嘴”被曾華留在金城留守,所以曾華只好問張壽了。
“軍主,徐定山也是你帶出來的,他練兵的手段你也知道。軍主你放心,秦州府兵要是有一個軟蛋,我先剁了他,再剁了我自己。”說到這裡,張壽轉向身後,對著一群跟在後面的秦州府兵將領軍官們喝令道“你們回去告訴秦州府兵,誰要是在大將軍面前軟腿,就是丟我秦州的臉!老子先拆了他的骨頭來墊背。聽到了嗎?”
“聽到了!”眾將通紅著臉高聲喝道。
曾華和樸等人對視一笑,他要的就是這種信心。這次討伐涼州,大半的兵力是各州的府兵,就是青海將軍、漠北也是如此,為得就是鍛鍊府兵。在曾華的軍制中,北府義務兵制的基礎就是府兵。先是青壯必須承擔的民兵兵役,然後從民兵中挑選精銳組成府兵,再從府兵中挑選精銳組成常備軍-廂軍,組成一個金字塔式的軍隊構成,這是曾華早就確定下來。但是最初由於戰事緊張,結果搞得廂軍比府兵還要多。現在經過幾年的發展,各項制度都開始完善起來,所以府兵制也逐漸完善,成為北府軍中的支柱。
而曾華也準備藉著這次涼州戰事來考驗一下府兵,看看北府柱石靠不靠得住。
隨著整齊而沉悶的行軍腳步聲,五萬北府軍如同黑色的海洋緩緩向令居城逼近。曾華騎在風火輪上,看著滿天的旌旗,看著滿地的黑色,還有在陽光下閃著白光的兵器,心裡卻在暗暗地想著,令居城裡的谷呈、關炆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涼州戰事(二)
更新時間:2009…1…7 0:14:51 本章字數:5022
和十一年,六月,甲戍,姚襄連敗齊公段於梁父,斬公段退守泰山,自此不敢西望。七月申丙,姚襄敗偽周於金山,進據任城高平。丁庚,姚襄自號車騎將軍、兗州刺史。
———————————————前言摘述
“谷將軍,北府軍已經出營了。”關炆拱手對谷呈說道。
“那我們也出發吧。”說到這裡,谷呈轉過頭看了一眼坐在正中間的張盛。十四歲的身板顯得不是很高,還帶著稚氣的臉卻毫無表情。
想不到主公一代涼州名將,嫡子卻如此平庸,這也許是天意吧。不過谷呈沒有注意到張盛只有十四歲,要是按照他的敵人-曾華的“現代思想”來看,這個年紀正是叛逆的時候,絕不是為一州擔責任的時候。但谷呈是以自己的想法來看的,十四歲的時候,谷呈已經在張灌手下成了一員親兵,首級也收穫了好幾顆。
當日張灌中了馬後和宋氏兄弟的暗算,谷呈、關炆等人在激憤之下先立張盛為主,雖然他年紀小,才華平庸,但他是張灌的嫡子。而谷呈因為是張灌手下的首將,所以被眾將推舉出來統領兵馬。
“主公,請安心坐鎮令居城中,我河州軍上下定當拼死一戰,絕不會讓主公受辱於北府!”谷呈面向張盛彎腰拱手說道,語氣甚是激昂。眾人也跟著谷呈後面,向張盛慷慨誓言。
張盛的臉色變得有些不自在。他看著座下地一群正在發誓捍衛他榮譽的人居然有些不知所措,他很自然地向後看了看,很快又回過頭來,喏喏地說道:“好,好,就這樣。”
聽到張盛的話,谷呈等人那滾燙的心頓時就像掉進冰水裡,整個大堂一下子掉落到一種寂靜和尷尬的境地。谷呈無可奈何地拱拱手。站了起來。深深地看了一眼座上的張盛。目光甚至越過張盛,投向他的身後。過了一會,谷呈走在前面,眾人跟在後面,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當眾人走出大堂之後,張盛連忙走下座位,面向後面焦急地說道:“母親。真的要打仗了,這可怎麼辦呀?”
座位後面是一張垂簾,而垂簾後面如隱如現地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