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3/4 頁)
尹慎小心地問道。
“大神廟在內城的東邊,也在龍首原的東邊,這裡是看不到的。”
正說著。五人走近了側門。那裡站著幾名身披紅色布褂的宿衛軍士。正在那裡值勤。尹慎學著顧原等人地樣子,將行貼和身照拿出來,老實地排著隊,交由軍士們檢查。
訓練有素地宿衛軍士能夠輕易分辨出文書地真假,所以檢查過程非常快。尹慎很快就和顧原等人走進了閣臺。
閣臺像是一個巨大的院子還不如說像一座城池,裡面來來往往的人非常匆忙。顧原告訴尹慎學部衙門在哪個位置,再約好在哪裡等待。然後和費郎等人徑直奔吏部而去了。
尹慎懵懵懂懂隨著人流往學部衙門走,路上居然碰上了幾名幷州的舉人,大家欣喜之餘便結伴而行,很快便到了學部。
學部的吏員很客氣地招待了這幾位舉人,並把他們引到了國學局。一名僉事員外郎帶著幾名吏員很快地就核准了他們的文書和身份,併發給他們一人一個執照,做為登記備案的回執,以及將來參加聯考地憑證。快忙完時。國學局主事郎中聞訊趕來。在偏廳接見了這幾位舉人,請喝了幾杯,並好生勉勵了一番。這才散去。
尹慎問明幾位幷州舉人的住所,然後與他們告辭,自己坐在閣臺的候事廳裡等待,過了一個多時辰才等來了顧原等人。
顧原等人將尹慎送到南城的涼州同鄉館,再約好明日相聚的地點和時間,然後匆匆奔東城而去,或者投親友,或者住驛館去了。
安頓好的尹慎開始忙碌起來。第二日,尹慎先去北城與借住在姚勁府中的姚晨會面,然後一起到謝艾謝府和樸府的門房投名帖。這兩人可是北府軍國重臣,每天等著求見地人太多了,不早點投名帖,不知道要排期到什麼時候。
晚上尹慎帶著姚晨會齊了幷州那幾名舉人,然後殺向東城六大教坊之一地長樂坊,與顧原等人會師,再找了一家“高階酒樓”,好好耍了一晚上。
第三日,尹慎好好地休息了一天。
第四天,尹慎會齊了姚晨和那幾位幷州舉人,出東城含章門,相送結伴東去赴任的顧原等人,順便認識了數十位同來相送的長安各部司官員,他們都是顧原等人地親友同學。
後面的時間裡,尹慎和姚晨在等待樸和謝艾接見的同時,開始忙著自己的事情。
姚晨開始一一拜訪羌人將領和官員,羌人跟隨曾華多年,多以軍功在北府佔據了一席之地。姚晨做為羌人第一批以學識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自然受到這些羌人中堅力量的關注,就是連遠在河州、西州、平州的姜楠、野利循、姚勁等人也早派人送回書信,讓親友和同僚好生照拂一下羌人的第一批舉人。
尹慎卻在忙著到西城四處拜訪。按照北府學子們繼承下來的“風俗習慣”,參加完州學考試的學子們都喜歡去遊學一段時間。比如雍州、梁州、秦州、益州等靠近長安的舉子,他們不著急來長安,而是四處去參觀州學和拜訪名士,遊學一把。當然了,這幾州都是北府的老根據地,學術根基牢固,不擔心舉薦和聯考的事情,所以有這個心情四處遊學。
而幷州、羌州、朔州、涼州等半附之地,學術基礎沒有舊四州紮實,但是卻和長安有不少關聯和瓜葛,所以不如早點到長安來四處走動一下,取得一封舉薦書來得更實際。冀州、青州、幽州、西州、沙州等新附之地,要不學術基礎不紮實,聯考估計只能墊底
跟長安沒有多少關聯,只好憑真才實學了。所以這還不如灑脫地一路遊學過來。
搞清這個狀況後,尹慎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碰上的不是羌州地就是幷州的舉子。
這段時間,尹慎和那幾個幷州舉子在西城一家家大學拜訪過去。現在正是春季學期開始沒有多久。尹慎一行人以舉子的身份在西城大學裡旁聽,提前感受一下長安國學的氣氛。按照北府新近改進的學制,到長安參加聯考的各州舉子,只要沒有“交白卷”,一般都會被國學錄取,只是錄取的國學不一,考的好自然能進長安大學和雍州大學,差地就要分配到各國學去了。當然也要看舉子填報地誌願。
在旁聽期間。尹慎除了感受到與郡學不一樣地國學生活。也終於搞明白了國學的教授和郡學、縣學的教師有什麼不一樣。按照改進的北府學制,初學、縣學、郡學的老師叫教師。在目前,初學的教師必須是縣學畢業後才有資格獲得縣學學正衙門的聘任,縣學地教師必須是郡學以上畢業後才有資格獲得郡學督學衙門聘任,郡學的教師必須是州學以上畢業後才有資格獲得州學學政衙門聘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